夜间健身、观展等活动受欢迎,京城消费告别单一“烟火气”——
“不打烊”消费场景扩大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炎热夏季,许多消费者热衷在傍晚至夜间外出活动。《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多地走访发现,随着24小时健身房、开启夜间游览模式的博物馆等消费场景加入“不打烊”行列,夜间经济的活力持续攀升。走出单一“烟火气”业态的夜间经济,正逐步融合联动多个消费场景,使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元。
更多“动静皆宜”的消费选择
7月25日晚上10点多,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的一家健身房内灯火通明,20多位健身爱好者分布在有氧区、力量区、团操区,各自锻炼。与一般健身房不同的是,这家店24小时营业,消费者可以选择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到店锻炼。
“这种营业时间非常人性化,只要我有空,就能随时过来。”在该健身房办理会员卡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白天忙着工作,加之高温,他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前来健身,“不打烊”的健身房为他提供了夜间健身的便利。
随着暑期旅游进入旺季,文博场馆开始夜间开放,给游客带来更加清凉舒适的游玩体验。记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间,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多个场馆延长2至3小时的营业时间,丰富的夜间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展。
“我们是跟着研学团一起来的北京,专门带孩子来看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夜场,这里有博物夜谈、电影放映、侏罗纪恐龙特展等各种各样的活动。”7月28日晚上6点,来自浙江杭州的杨女士正带着女儿在馆内参观,根据研学机构的日程安排,当晚还有许多充满趣味的活动等着她们。
多个夜间消费场景走向融合
“夜间观展以独特的氛围为公众带来与日间截然不同的文化体验。”北京天文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延长闭馆时间显著提升了客流量,家庭游客有明显增加。”
杨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孩子逛夜场的安排,她特意把住宿酒店订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周边,方便活动结束之后尽早回去休息。“这一带还有很多游玩的地方,参观完博物馆,我们还想去旁边的天桥商圈逛逛。”杨女士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博物馆延时开放可以增加游客的数量和停留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周边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探索博物馆功能与城市消费空间新的结合模式。
记者了解到,随着夜间消费场景的增加,多种消费场景也在融合创新。北京多家旅游中介向消费者推荐夜间游玩路线,例如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路线,鼓楼、什刹海、相声场馆路线,以及联合博物馆推出的“夜间探索之旅”等,不少路线还融住宿、餐饮、购物于一体,成为联动夜间消费的新亮点。
夜间经济持续升级
2022年,《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突出“北京范”“时尚潮”“文化芯”“科技核”,打造包容多元、业态融合、动静相宜、安全便捷的“夜京城”。
几年时间过去,升级的夜间经济更加成熟,商家尝试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模式。例如,大多数24小时健身房配备了自助化操作系统,自动贩卖机、洗浴间、自动储存柜等设施一应俱全,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支付、查看课程。即使店员不在,也可以享受各项服务。
此外,原本就具备消费吸引力的场景,也在探索将自身特色融入夜间消费。作为游玩胜地的798艺术区,充分发挥艺术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夜间艺术展、夜游美术馆、沉浸式戏剧、潮流市集等各种形式的休闲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消费。
业内人士表示,文化内涵缺失、产品供给单一等因素,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夜间经济的发展。如今,培养地方特色夜生活文化、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全方位举措逐步推进,让夜间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