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工会新作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会必须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其一,要引领广大职工正确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景式总结和呈现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深刻揭示了伟大变革背后的深层逻辑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广泛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全会精神直达企业、车间和班组,团结引导亿万职工群众坚定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夯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
其二,要引领广大职工深刻领悟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考量。深刻认识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凝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
其三,要引领广大职工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要加深了解全会系统提出的“七个聚焦”改革路线图和各领域重大改革任务,重点部署安排的重要改革举措,切实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践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汇聚亿万职工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踊跃投身改革时代洪流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展开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工会要引导广大职工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改革先锋,坚定站在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
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探索创新新产业、新业态竞赛活动形式,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落实全会关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要求,着眼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为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推动形成“建功新时代、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紧扣全会提出的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要求,探索“科学家+企业家+产业工人”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出台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并抓好贯彻落实,认真履行工会牵头抓总职责,加快推动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进一步完善技能形成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树立“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政策导向,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引导广大职工依靠劳动创造、勤奋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用心用情开展维权服务,促进职工共享改革成果
人民,是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要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围绕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领域的改革中积极建言献策,把职工的意愿和呼声反映到改革政策制定中。着眼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强化劳动者数字技能培训,更好实现创业就业。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让劳动者劳有所获、劳有所值、劳能共享。推动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着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劳动报酬,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打通“以技提薪”的共富路径。
突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的建会入会工作,按照“全总统筹、地方落实,一企一策、一地一策”的工作原则,压实各级工会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抓好总部建、分支建、合作商建,持续推动平台企业建会入会。推动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健全完善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推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努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职工。认真落实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坚持安全与发展底线思维,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更好发挥“12351+”、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等作用,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主动推进工会自身改革,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交给工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要认真落实全会提出的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的要求,把工会改革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中去思考和谋划。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主线,聚焦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在改进工会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加快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加大建会入会、优会强会力度,突出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推动新业态产(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要把更多资源手段向基层倾斜,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综合数据服务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高效利用。以服务亿万职工群众为落脚点开展工会数智化建设,以职工“爱用、好用、常用”为着眼点,以提高工会工作者效率、能力为重点,打造“架构先进、实时泛在、AI原生、标准统一”的工会智慧服务终端——“职工之家”APP,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广泛、更及时、更高质量的服务。
要突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完善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制度化安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工会干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成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让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作者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