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一

推门看得见绿、散步走得近绿、休憩摸得着绿

雪域高原上的“绿色哈达”

本报记者 卢越
《工人日报》(2024年09月21日 04版)

9月的拉萨,日光明亮,生机盎然。

行走在日光之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动能逐渐显现。推门看得见绿、散步走得近绿、休憩摸得着绿,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一幅壮美的生态新画卷,在雪域高原铺展开来。

“扎西”“央宗”又回来了

“生态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巡护队员惊喜地发现,那对黑颈鹤这两年又回来了。”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拉姆次仁语气中难掩兴奋。

日前,记者走进雪域高原西藏,来到拉萨市拉鲁湿地。在这里,拉姆次仁讲述了这对黑颈鹤的故事。由于发现它们的两名巡护队员名叫扎西和央宗,大家便亲切地把这对黑颈鹤也唤作“扎西”“央宗”。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为黑颈鹤、胡兀鹫等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之地,同时也是西藏特有物种的家园,拥有丰富的生物群落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持拉萨市城市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风固沙、保障人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

走在1.28公里的观光步道上,沿途风景如画,水域广袤、植被繁茂。不远处,水鸟在水面悠然自得,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根据2023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拉鲁湿地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6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0种,湿地越冬的候鸟明显增多。”拉姆次仁说。

拉姆次仁一边介绍,一边不时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这几年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为小学生们进行动植物科普的照片和视频。“就在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当天,我们组织了30名拉萨市拉鲁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开展生态科普研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湿地、热爱湿地。”她说。

“绿色哈达”的接力

在雄伟的布达拉宫正南面,一座绿意盎然的高山与其隔水相望,山顶“祖国万岁”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在山下的“布宫镜湖”拍摄布达拉宫倒影,登顶赏拉萨全景,成为来此游客必打卡的项目。

这里是拉萨南山公园,是拉萨市打造的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约3457.3亩,造林绿化总面积约1600亩。走在公园里,各类花卉赏心悦目,油松、樟子松、侧柏、山杏等树木错落有致,放眼望去,满眼皆绿。游客行人在这里或拍照打卡,或悠闲散步。小桥下,流水潺潺,水面荷叶田田,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南山公园是实施拉萨南北山造林绿化工程的成果之一,该工程也是西藏首个河谷地区规模化生态建设和修复的代表性工程。不过,如今绿树成荫的公园,在10多年前还只是一片荒山。

变化始于2012年,高海拔植树造林试点率先在南山启动;2018年,与南山相望的北山也开始绿化行动。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完全建成后,相当于多了600个南山公园。2021年至2025年,预计“五年增绿山川”,2026年至2030年,计划“十年绿满拉萨”,“绿色哈达”的接力正在展开。

栽什么树怎么栽有讲究

南山公园海拔约4000米,在高寒缺氧缺水的自然环境里,让荒山秃岭变绿色氧吧,难不难?“绝非易事。”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二级调研员李宝平道出其中艰辛,“过去,山上都是石头,树坑是电钻钻出来的,客土、树苗都靠人背马驮。为保证成活率,我们修建了水泵站,后期管护更是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用心用情。”

在高原栽什么树、怎么栽,都有讲究。

“我们注重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选用适宜南北山生长的树种50余种。”李宝平一一介绍,海拔3900米以下以乔木为主,主要栽植巨柏、油松、光核桃、白榆等树种;海拔3900米至4100米以灌木为主,主要栽植江孜沙棘、醉鱼草、绢毛蔷薇、栒子等树种;海拔4100米以上区域以自然修复为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自启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以来,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造林面积57万余亩,栽植苗木8600余万株。如今的南山公园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节假日客流量可达1万到3万人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