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讲述者,张晓燕22年如一日扎根长城脚下

大漠雄关,有一位“红石榴”宣讲员

本报记者 康劲
《工人日报》(2024年10月15日 05版)

“在历史长河中,金戈铁马、大漠烽烟,其实只是万里长城的短暂瞬间;更多的时候,在这座雄关脚下演绎着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同发展的故事……”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22年来,迎着强劲的漠风,扎根长城脚下,张晓燕从一名普通的讲解员,到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总是这样深情开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一句句感人的讲解词。

近日,把美丽的青春奉献给长城文化传播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张晓燕,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

“百问不倒的讲解员”

“我就是长城脚下的一抔黄土,来到嘉峪关,是机缘巧合,更是使命召唤。”张晓燕说。

2001年,正值青春的河南禹州姑娘张晓燕,第一次见到嘉峪关。眼前,矗立在茫茫戈壁之中的雄伟关楼,让她深深震撼,从此魂牵梦绕。2002年3月,嘉峪关文物景区招聘讲解员,得知消息,张晓燕立即报名。从此,这个柔弱姑娘一头扎进了嘉峪关,开启了相伴雄关的不解情缘。

登上关城,戴上耳麦,张晓燕总能抓住游客的兴趣点娓娓道来,让人在如沐春风中了解长城文化、感悟长城精神;讲解中,无论游客问什么问题,她都能对答如流,因此被称为“百问不倒的讲解员”。

“要给游客一碗水,必须要有一桶水的储备。讲解员不能只是背诵一份讲解词,要深挖讲解词背后的文化故事。”张晓燕说。

张晓燕把游客分成政务团体、专家学者、中小学生、现退役军人、文学艺术爱好者、新闻媒体等六大类,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讲解词。她查阅史书典籍、背诵历史故事、及时了解嘉峪关发展现状,将历史与现在巧妙融合。

为了查清讲解中遇到的问题,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她都在查找印证资料、琢磨思考。

一份3000多字的讲解词,她硬是研究撰写出20余万字的备稿。在哪个点位、给游客讲解什么,游客还会问什么问题,她一遍一遍琢磨、反反复复演练。

“讲解,就像赴一场美丽的约会。”无论是烈日当头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深冬,只要一开始讲解,立刻精神焕发、不知疲倦。张晓燕说:“有些人一辈子只来一次嘉峪关,一次讲解或许就是送给游客一生的记忆。”

华年不改初心路,奖章不负十年功。从2014年起,张晓燕先后被授予“甘肃省服务明星”“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甘肃省旅游系统优秀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她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

“在多种文化交汇、多民族聚居的嘉峪关,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层出不穷。”张晓燕敏锐地意识到,讲好长城文化中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是对长城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

为了挖掘长城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张晓燕查阅了数百万字文献资料,总结了90多个长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让20多万人次游客通过文物了解长城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

为了让游客在听讲解的同时眼里有光、心中有感,张晓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巧妙融入讲解词中,撰写10余万字的嘉峪关关城景区及长城博物馆讲解词,多次培训全市各景区、博物馆讲解员、导游,带领大家把长城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故事讲给五湖四海的游客。

作为嘉峪关市雄关“红石榴”宣讲队成员,张晓燕还积极走进社区、学校、福利院、敬老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50多场,讲述发生在雄关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成为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后,张晓燕相继承担省市级课题10余项,深入挖掘长城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长城文化充分结合,出版专著,并先后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长城与民族精神主题论文30余篇。

张晓燕组织实施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工程,参与创作拍摄10多部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微电影、主题歌曲和专场直播。同时,创新性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大力宣传各族人民共同在戈壁荒漠上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的历史传说和当代故事,在全国比赛中屡获殊荣。

扎根长城终不悔,戈壁盛开石榴花。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