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国家电投带动十万余职工创新创造,助推关键技术自主攻关

【深化“产改”进行时】这家企业的产业工人凭实力“出圈”

本报记者 朱欣
《工人日报》(2024年12月22日 02版)

1个多月前,豆存印迎来了令他骄傲的好消息:“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已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国和一号”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由国家电投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国和一号”单台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114亿千瓦时,可满足超1100万居民用电需求。

豆存印是一名焊工,来自国家电投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参与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多项关键产品的焊接工作,焊接合格率100%,其间取得5项创新成果、4项专利。

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培育出许多像豆存印这样的优秀产业工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推动国家电投光伏、新能源、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实现“国和”系列非能动压水堆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完成重型燃气轮机型号研制全部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筑牢“产改”制度基础

与2020年相比,目前国家电投的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的占比,已从39.9%提升至43.8%。同时,有1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7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8人获评省级和行业级工匠,74人获评行业技术能手。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涉及企业全系统的“产改”息息相关。

国家电投有二级单位68家,职工13万人。企业清楚认识到,培育一支素质过硬、技艺精湛、行业领先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立足企业发展目标,国家电投制定《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十项举措》,明确到2025年,培养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000名、国家级工匠和技术能手200名、集团公司示范创新工作室200个、集团公司示范班组200个、优秀班组长1000名、优秀职工创新成果达到1000个,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提升至45%,技能上岗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国家电投集团工委、人资部、安环部、党建部、党组宣传部协同联动,制定细化举措,包括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和工作指引、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等等。

各级单位迅速响应——江苏公司发布《专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高技能人才具体评价指标和评聘标准;新疆能源化工将“十项举措”细化为31项具体行动项,打造特色产业工人队伍;贵州金元茶园电厂以《三年人才登高计划》为抓手,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国家电投集团工委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家电投深刻认识到做好“产改”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有关部门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为“产改”提供有力支撑。

为产业工人成长搭平台

“在公司工作很舒心。”陈明礼2010年进入国家电投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原是检修工的他,由于长期在公司线上平台学习,积累了扎实的管理知识,去年通过考核当上班组长,收入翻倍。

国家电投实行分级创建方式推进班组建设,三级单位创建达标班组,二级单位评选优秀班组,集团公司选树示范班组。公司对业绩优异的班组和班组长予以奖励,而且把班组长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来源,也制定了动态激励机制。目前,已创建4935个达标班组,1233个优秀班组,65个示范班组。

强化班组建设只是众多人才培育举措中的一项。

2020年,国家电投与上海交通大学组建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作为双方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和办学特区。依托创新学院,国家电投工匠学院成立。目前,工匠学院师资库教师已超千名,建设了全产业链岗位培训项目和在线学习平台,拥有全电力仿真设施培训基地。开展专业及高技能类培训项目152个,累计1.25万人参加;近9万人参与线上学习,累计时长330万小时;开展技能人才评价1万余人次。

在国家电投,职工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获得好成绩,不仅可以获得表彰奖励,还能把获奖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参与能力认证和职业资格晋升。5年来,国家电投组织“建功创一流”职工技能大赛19项比赛,带动各级单位组织技能竞赛648项,3.3万余名职工参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豆存印,“全国技术能手”张乐,金牌技工李翠婷……在万人大比武的热潮中,一大批产业工人成长起来,凭实力“出圈”。

培育创新创造生力军

今年11月,在第49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上,“飞翔鸟”QC小组凭借创新成果《研制供热主管网数控双排气装置》摘得金奖。

“飞翔鸟”QC小组来自国家电投吉电股份四平一热公司,组长张玉忠是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集团公司技能大师。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完成了19项创新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

这离不开国家电投深化职工双创体系建设。企业构建了培育、选树、管理、展示、孵化、转化职工创新创效工作闭环管理体系,打造了一站式职工创新服务平台,邀请创新专家、投融资专家加入集团智库,通过导师带徒等方式培训辅导创新人才。同时,鼓励各级单位参与创新大赛,从竞赛中发现和培育典型,常态化将职工创新成果推向市场。

2021年以来,国家电投培育了700余名创新人才,命名133个集团公司示范创新工作室、30个巾帼工作室,指导基层建立466个创新工作室。

职工创新创造成果更是不胜枚举:“天巡一号”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可提升无人机在新能源场站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核应急放射性核素扩散三维实时仿真技术,可应用于核应急事故后果评价、核电厂选址评价;国产通道处理卡IOP,解决关键MCU芯片、FPGA芯片、网络芯片等核心芯片的“卡脖子”难题……

国家电投集团工委负责人表示,产业工人是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国家电投将从思想政治引领、技能提升、创新创效等12个方面继续深化“产改”,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企业“均衡增长战略”落地。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