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打好“联”字牌,扩大工会工作“协同网”“合作圈”
联动开展、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工会自身的建设是重要前提。各级工会要加强干部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让工会干部愿干、能干、会干,干出成效,要重视相关经验的研究和成果转化运用,要不断强化相关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据1月13日《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陕西工会聚焦新业态领域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堵点,外扩渠道、内增引力,聚势聚力打好“联”字一张牌——党工联促,面向新业态平台企业等开展党工共建示范点培育工作;工作联抓,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形成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阵地联建,借助各方力量建设工会驿站、母婴关爱室和“司机之家”;服务联盟,推动建立新业态领域协商协调机制。这些做法实现了新业态领域工会工作由“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新就业形态方兴未艾。在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的同时,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成为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基本职责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工会通过打好“联”字一张牌,立足地方实际,在破解新业态领域工会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做法,这些工作思路和实践路径为其他地方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
事实上,以工作协同推进,资源优势互补为抓手,促进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工会努力的方向,不少地方工会通过优化机制、创新方式、联动互促等,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诸多新进展。比如,在服务阵地建设方面,不仅工会驿站扩面提质,“司机之家”等共建、共享服务阵地也呈现突破性进展;在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方面,在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夯实了工会工作的群众基础;在强化劳动法律监督方面,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工会的维权能力和工作成效明显提升……这些都证明了合力推进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该正视的是,工会组织承担着诸多使命任务,这当中有不少是靠“单打独斗”难以完成的。一方面,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工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限,要拓展工作领域和提升工作质效有较大难度;另一方面,不少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领域,比如劳动纠纷化解、就业帮扶等,更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随着职工队伍构成的变化,职工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急难愁盼问题有所增多且较为复杂,整合各方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开展工作,更显重要和必要。
运用“工会+”机制,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效果值得期待。当前,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工作基础和能力不同,各地工会推进同一件事的成效可能不同。如果能够借鉴一些成熟有效的经验,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具有一定基础的地方工会在深化运用“工会+”机制拓展相关工作时,可以参考先行地区的经验;一些工作尚有薄弱环节或者开展不充分的地方,更应该借鉴相关典型。这也是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持续发布相关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的原因。
联动开展、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工会自身的建设是重要前提。各级工会要加强干部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让工会干部愿干、能干、会干,干出成效,要重视相关经验的研究和成果转化运用。同时,要不断强化相关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比如,发挥好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让协同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的联促联动,不断完善和调整联动机制,使其更加便捷化,更具适应性;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使联动机制向更大范围拓展,形成更有效的“协同网”“工作圈”;加强地方工会之间的协同联动,推动相关工作更上一层楼,等等。
新时代新征程,工会组织使命在肩、责任在肩。期待各级工会在加强和优化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多努力,持续擦亮“工”字品牌,全力当好职工“娘家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