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留下做一盏明灯
《工人日报》(2025年02月22日 03版)

2月18日,农加贵和学生们在落松地小学操场上合影。
1986年,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大山深处,20岁的农加贵被面前“麻风村”的景象惊讶到说不出话来——土坯房漏风漏雨,12个孩子挤在借来的卫生室里,孩子的父母因疾病肢体残缺,却用近乎哀求的眼神望着他这位年轻教师。孩子们目光中的纯真、无助和渴望,让农加贵毅然选择留下,成为这里的小学教师。
1992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填报家庭住址时,农加贵颤抖着写下“麻风村”的新名字“落松地”——取自当地花生的别名,寓意“果实虽丑,内心香甜”。
当12名孩子以远超录取线的成绩考入县城中学时,招考老师惊叹:“落松地的孩子怎么这么优秀?”农加贵攥着成绩单,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知道,光芒终于刺破了山间的阴霾。
如今,落松地小学也有了新面貌,土坯房变成了现代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成了医生、教师、警察……2023年,农加贵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将边疆教育的呼声带到北京。
新华社发(彭奕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