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队伍六个妈妈 安徽女子手球队演绎体育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目前,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手球比赛在天津师范大学激战正酣。在这样一项激烈对抗的比赛项目中,有一支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队伍显得格外突出。她们就是年龄偏大,但拼劲和实力都极强的安徽女子手球队。
半决赛中,安徽女子手球队大比分战胜广东队,以全胜战绩昂首挺进决赛。相比于其他各队以90后为主的参赛阵容,这支安徽女子手球队有六位“妈妈”级别的运动员,她们的平均年龄超过34岁,在对抗如此激烈的手球赛场她们仍然在坚守,正是因为心中对于手球的热爱,更是因为要为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安徽队的16号选手朱莉珍在这六名“妈妈”级运动员中年龄最大,今年她已经43岁。和天津队的这些小队员一起比赛,朱莉珍觉得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上一届全运会,安徽女子手球队首次拿到全运会冠军,那时候,朱莉珍已经是一名手球教练了。因为队里有需要,离开赛场已经将近10年的她又立刻回到队里参加比赛。作为一名手球人,这次安徽女子手球队出征天津,她毫不犹豫,又一次随队出征。
对于竞技体育来说,重披战袍的过程是相当艰苦的,而朱莉珍两次退役两次复出,这里面的辛苦只有她自己了解:“我是守门员,所以柔韧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复出训练中最痛苦的就是拉韧带的过程,每次都要咬着牙把自己的韧带拉下去才能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性和体能是我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有时候打完球我会觉得上不来气,一场比赛下来要休息很久。”
和朱莉珍一样,司艳同样司职守门员,同时她也是一位妈妈。每当她的比赛,家人都会带着孩子一起为她加油,这也让她在场上格外有动力:“场上就是一份责任,就一定要把守门员这个位置做好,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为了备战全运会,安徽女子手球队封闭训练了三个多月,六位妈妈也都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司职右边锋的王婵婵因为要参加封闭训练,她的宝宝六个月就被迫断奶了。因为不能母乳喂养,孩子经常半夜哭泣,王婵婵也只能是疼在心里。不过为了手球,为了这个冠军梦,王婵婵觉得这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
赵江儿子今年才两岁,不过他已经会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加油”。从孩子出生,赵江就一直在孩子身边,不过封闭训练期间,赵江无奈和儿子分开。那时,赵江几乎不敢和孩子视频,因为每次视频,孩子都会哭闹着要找妈妈,最后经常会变成母子俩隔着电话哭成一团的场景。赵江又把这种视频的方式变成了打电话,只敢在电话里听听孩子的声音,而每次孩子吱吱呀呀的几句话,却给了赵江坚持下去的无限动力。
“手球已经在我的骨血当中,我一生都丢不开它了。”这是安徽女子手球队沈萍最常说的一句话,也因为这句话,沈萍在升级做妈妈之后,一直没有离开过手球赛场。沈萍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希望自己能够给女儿做一个好的榜样,希望女儿像她一样,即使困难,依然要坚持。
在安徽女子手球队迎战新疆队的当天,正好是孙来苗的儿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之前她就想过在儿子第一天去幼儿园一定要和他一起,完成他人生中这个重要的时刻,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比赛,她不能陪着孩子一起去幼儿园,但是她希望能够和孩子一起加油。孙来苗司职底线,用她的话说最美好的青春全都奉献给手球了:“我从事手球已经23年了,很留恋这里,如果真的离开确实舍不得。”
随着比赛的进程,其实她们离退役的时刻也越来越近,对于她们付出青春的手球赛场,她们也充满留恋。上届全运会,安徽女子手球队圆了冠军梦,这一届,这六位“妈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蝉联冠军。
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一种坚持让人肃然起敬。安徽女子手球队的6位妈妈选手,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演绎了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坚持,令人动容。无论她们最终能否圆梦津门,都将无怨无悔。因为,当她们多年后对孩子说起2017年那个天津的故事,一定会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体育精神,又是什么支撑他们的妈妈勇敢地拼搏在手球赛场。(“津云”—前沿新闻记者孙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