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杨书记,我是织金县纳雍乡乡长刘宝会,听说白马村的桑蚕产业做得很不错,我们想来学习。”7月27日下午,贵州省总工会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白马村第一书记杨仁勇接到了纳雍乡乡长刘宝会的电话,两个人迅速在电话里热聊了起来。
2016年以来,贵州省总对毕节市织金县熊家场镇开展党建扶贫工作,重点帮扶该镇宝山、化作、白马和群潮4个村。不久前,白马村的桑蚕产业陷入销售危机,大量蚕茧滞销。省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果断出手相助,帮助村民解决销售危机,还让滞销蚕茧实现“升级”,制作成高档蚕丝被在周边地区销售一空。刚创建不久的合作社也转危为安,成功盈利。
白马村有劳动力1300多名,如何利用好在家劳动力实现脱贫致富成为村支两委思考的课题。2018年,白马村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贵州省总请来专家进行论证,并给予8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用于购买树苗和基础设施建设。8个月后,桑叶和蚕茧卖出去了,全村实现分红30万元。2019年,全村又顺利实现分红40余万元。
然而,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量蚕茧积压。“眼瞅着蚕茧卖不出去,还要被中间商压价,村民们非常心痛。”白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法人、村党支部书记张龙敏告诉记者,贵州省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村民们的困境后,迅速找来县农业部门专家进行调研,最终大家认为一定要延伸产业链,而发展蚕丝被产业就是一个好选择。
说干就干,省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又迅速为白马村协调项目资金,帮助村里购买了相关机器设备,并组织村里懂技术的4名骨干人员去广西宜州学习。不到1个月,一个小型蚕丝被加工企业就运转起来。
“一床蚕丝被能卖1200多元。”杨仁勇告诉记者,由于村民们用料足、质量好,白马村的蚕丝被已经销售了200床,订单都排到了两个月后。预计可以让白马村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160人。
“我们想把桑树种植规模扩展,吸引大企业来织金县投资建厂。省总将精准服务白马村群众,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贵州省总工会副主席杨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