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为了写好书法,张志国经常拿着作品去请教王遐举、李铎等先生,与名家一起评画论字。时间久了,他看艺术的角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写字时的心态也更为放松、随性。现在,张志国周围的朋友都知道他写了一手好书法,上门求字的人越来越多,他都是慷慨相赠。最让他开心的是,在写字的过程中,与朋友一起谈艺术、聊人生,共同享受书法带来的快乐。
从学艺到为人 细节很重要
张志国性格随性豁达、重视情义,在朋友中间有着非常好的人缘。更为难得是,对于年长的学者,张志国一直以来都非常尊重,经常向他们求教为人学艺的道理,并从中受益匪浅。时间的流逝并没有磨灭这些记忆,很多情景他至今历历在目。他说,与前辈的交往,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刚学习书法的时候,张志国经常在报纸上练字,走了不少的弯路。“与王遐举先生相识后,他就告诉我,要想写好书法就直接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练,不要在报纸上写。报纸和宣纸的质地、吸水效果是不一样的,墨跟水、笔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报纸上写得很好了,到了宣纸上问题可能是一大堆。”他说,不好的习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很大。
书法的学习需要时间的积累,还要有悟性。张志国在艺术上善于动脑子。每次跟前辈接触,他都非常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观察他们的书法创作。“与他们交流,实际上是带着问题去的,看他们如何用笔、用墨和整幅作品的布置。书法上有很多问题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点破了,自己写起来就感觉轻松很多。”
从跟这些名家的交往中,张志国明白了,艺术要脚踏实地,要有谦和的心态。“写书法的人首先不要称自己为书法家,先把书法的基本功练好,有了扎实的基础,才可以随意表达。书法、绘画都是如此。”张志国有个学画画的儿子,天赋很高。他告诫儿子,艺术的技巧是必须练好的。没有基础,天赋再好也是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