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远平同志近日撰文回忆:少儿时,父亲就教育我们说,对人,要做 “雪中送炭”的事情。他还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雪中送炭惟吾愿。 ”当前,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当抱有“雪中送炭惟吾愿”的真诚情怀。
为民办雪中送炭的好事,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党莫不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办难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但也应看到,有些地方在为民办好事过程中,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截子工程等依然存在,好事办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
好事没办好,追根溯源,就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心中没有群众,头脑中没有宗旨意识。有的为民办事缺乏真诚态度,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调查,不研究,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过年送米面、走访给点钱”,一说联系群众,就带上记者,弄一袋大米、拎两桶油,到贫困户家里,寒暄一番便扬长而去;有的喜欢做一些哗众取宠、锦上添花的事情,“重阳节”时把孤寡老人“请”去洗澡,或“妇女节”时安排下岗女工做妇检之类,只管事情办了没有,不问事情效果如何,结果使一些好事办得有名无实,还有作秀之嫌。
“最期盼的是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最担心的是形式主义。 ”这是老百姓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期盼和担忧。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就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意识,摒弃“官本位”思想,自觉地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在“听、察、问、理、思、改”上下功夫。
听,就是从基层的汇报、座谈、老百姓的怨言中发现问题。领导干部只要放下架子,态度真诚,不仅能听到老百姓掏心窝子的话,还能了解到许多问题产生的更深层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察,就是细心观察。经常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到百姓家中坐一坐,通过深察细访老百姓衣食住行发现问题。问,就是主动询问。通过下基层调研、走访、打电话等多种渠道,主动和老百姓唠唠家常,问需、问计于民。理,就是对听到的、看到的、问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梳理,做好去伪存真、归纳分类工作。思,就是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原因要剖析透,解决方案要周全,既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思考解决问题后会不会带来新的问题。改,就是对问题及时改正。不但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而且对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偏差也要及时修正。
群众要求是方向,群众满意是标准。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为民办好事,同样要坚持“群众标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急群众之所忧,急企业之所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切实把好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这才是老百姓最需要和最欢迎的。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把重点放在解决好老百姓反映突出的问题上。只有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就业、社保、看病、养老等突出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