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了使目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偏、不空、不虚,有必要纠正和把握几个容易忽视的“群众”问题,即群众是哪些人(Which)?群众在哪里(Where)?群众需要什么(What)?只有回答好这“三个W”,才能使教育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群众是哪些人?毛主席曾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首先明白“我是谁”,时刻告诫自己“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把自己摆进去”,而不是凌驾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其次,相较于过去,今天的“群众”概念更具复杂化、多元化,导致我们头脑中的“群众”与实际中“群众”并未完全重合与同步,有必要对“群众”这个大概念进行再理解、再认识、再深化。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按照这个定义,除了以前“工农商学兵”的简单概括,党员干部、党外人士、弱势人群、两新组织业主及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以及社会新兴阶层和群体无疑也都应在群众范畴之内。
群众在哪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常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但前提是“群众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要否真正搞清楚了。实践中,部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调研时走马观花,只愿看盆景,不看后景,还存在“被安排”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脱离群众在所难免。还有的不愿躬下身子,不与群众坐同一条板凳,躲在“办公室里”、“玻璃门后”,将自己位置放得太高,故意看不见群众。其实只要心灵深处有群众,那么身边处处有群众。面对群众的上访,你带头接待处置;群众上门办事时,你带头笑脸相迎;群众有困难时,你带头慰问帮扶。你站立的地方,就有群众期盼的目光。
群众需要什么?有人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一个地方最需要做什么,最亟待改变什么,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凭自我感觉、闭门造车、关门开会,这样永远不知道群众想什么、说什么、要什么。必须眼睛向下看,多进农户民户、多察民情、多听民声,群众最需要什么,让群众自己说然后我们再干。了解群众所需后,就要更加努力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上多下功夫。
(作者为中共盱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