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会龙
湘江流域污染防治特别是重金属治理一直是我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充分认识重金属污染物的理化特性以及污染现状,树立民本为重的执政理念,痛下决心实现“四个转变”,彻底解决困扰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从重单个企业退出转变到重区域性行业退出上来。多年来,对湘江流域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的取缔、关停、退转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湖南在有色行业具有资源、技术、人才的优势,若市场看好,关了的容易死灰复燃,新的建起来也比较容易。要改变一边关停、一边复生、一边建设的状况,必须由单个企业退出转向区域性行业整体退出,即非资源区域涉及到铅、锌、锑、锰、钨等矿物浮选、冶炼及其废物利用企业应全行业退转,新建项目从产业政策上严禁准入,唯其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非资源区域重金属输入性污染。
从重防产业扩张转变到重防产业扩散上来。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水体、河床底泥后不能降解,日积月累走向富集。即使随着科技的进步,治理向深度发展,也还不能做到零排放,只能降低排放强度,延缓积累时间。重金属污染物这些理化特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把防产业扩散摆在突出位置。要制定发布严格的区域产业政策,一方面,严禁在非资源区域建设重金属矿物浮选、冶炼、废物利用项目,现有企业限期向资源区域整合或搬迁;另一方面,资源所在区域新建项目一律向专业园区集聚,不得另辟新址建设。事实证明,产业的扩散就是污染物的扩散,管住了产业扩散就防止了污染物的扩散。
从重单个项目选址转变到重产业整体布局上来。涉及铅、锌、锑、锰、钨等矿物冶炼、废物利用的建设项目,其建设选址防护距离前进几百米、后退几百米,烟囱抬高几十米,降低几十米,对于减少群众投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解决其污染,反而可能使污染物扩散,受污染的人群增多,污染的土地面积扩大。必须把涉重金属矿物的冶炼、废物利用企业锁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建立专门的产业园区。要以现有产业相对密集区域为基础建立园区,新建企业入园建设,现有分散的符合搬迁条件的企业迁移入园,集中发展,集中控制,集中治污,统一监管。
从重产业规模增值转变到重产业内涵增值上来。有色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做好有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但是,目前我省有色产业通过外延扩张增值的空间已经很少了,而且受到资源环保的严厉制约。加之初级产品的生产往往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大吃大拉,污染留在当地,高额利润环节却到了省外。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放弃走初级产品扩张的老路,把关注的重点转向有色产业链的延伸增值上来,主攻冶炼产品的深加工和废物特别是矿渣的深度开发利用,在初级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
彻底解决我省重金属污染和污染物蔓延问题,实现以上四个转变,涉及有色行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布局洗牌,其难度不言而喻。如果就治理论治理,只能彼消此长,扬汤止沸,必然没有出路。我们必须要釜底抽薪,以壮士断腕的气魄进行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惟其如此,“东方莱茵河”才不是梦。 (作者系省环保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