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汪学群
//www.workercn.cn2015-11-1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一句,来说明谋求新的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突出强调了发展理念之于发展的重要性。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这句话出自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张子正蒙》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代表著作,其原文是“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王夫之为其作注写道:“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非若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这是以“固然”和“所以然”解释理,把理视为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我们必须弄清“固然”“所以然”的内涵,如此才能把握“理”的精义。

  《说文解字》说:“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理字从玉,玉为玉石,里指内里,合起来表示玉石内部的纹路,广义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韩非子·解老》也说:“理者,成物之文也。”“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把理看成是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只能说明理的表面特征,但并不是理的本质。王夫之把理与固然、所以然联系起来,赋予理以新的内涵,可以说抓住了理的本质。

  理与固然密切相关,使其具有本然、自然、固有规律之意。《战国策·齐策四》说:“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必然要发生,这是其内在本然决定的。《庄子·养生主》说:“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字面意思虽然是在赞扬庖丁依据牛身体本来的结构下刀解牛,实质上是要人们依据事物自身运行的规律来做事。《淮南子·览冥训》说:“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高诱把“固”字解释为“自然”,说的是不彰显其功绩,不拔扬其名声,这是隐士真人之道,它反映了天地原有的自然属性。

  理与所以然相连,揭示了事物之间背后的某种必然联系,使其知所先后、见果知因。《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说:“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事要知其所以然。”所谓“名上理会”是只认识表面,而知其所以然则是了解事物的原因,如此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讲《论语》时,有人问朱熹:“孔子讲的‘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这样理解可以吗?”朱熹回答道:“如同门前有一条小溪,应该先知道溪中有水,然后才知道水的发源处,而这正是溪中有水的原因。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四十岁时是见到‘率性之谓道’,五十岁时是见到‘天命之谓性’,到了六十岁时对这些道理融会贯通,此后就不再需要思考,而是过耳便晓。”这些都说明探求事物在于把握其中的原因,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循而得之”,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获得成功。

  把理视为事物的固然、所以然的新意在于,揭示理作为本然、规律、原因的特征,使其真正成为具有思想内涵或哲学意义的范畴,这反映了古代学者在思维与认知领域方面的进步。与此同时,王夫之批评“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的空疏学风,强调理不离气,气也不离理,理与气互不相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这也说明理并非游离于事物之外而是孕育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借古喻今引用王夫之“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这句话,提出了发展理念的问题,进入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层面。加强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并转化为理念,发展行动就有了指导,就可以避免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性及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灵活地运用这句古语,并结合时代赋予理新的思想内涵,可以说是旧说新知的典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