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显示了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法治、改革、生态、反腐等方面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引经据典,娓娓道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生动朴实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裨于领略古今中外的哲学智慧,尤其是有益于进一步在学习工作中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即日起,本刊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专栏,集中连续刊发学习体会文章,进一步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哲学思想。此为首篇。敬请关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外交方略、改革开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列重要讲话不仅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句句说到了人们心坎上,而且渗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外交方面,以近期习近平同志的欧洲之行发表的讲话为例,讲话引用了大量的中外格言警句、名言典故,反映了重“和”轻“战”、重“王”轻“霸”,仁义、和合、以德治国、顺势而为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同时,以国际思维和现代理念传递了今日中国的文明形象。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引用中外熟知的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事实上,在整个外交访问场合,习近平同志针对国际关系、世界文明、中国外交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主张,无不体现出深邃的智慧和宏大的气派。
富涵中华传统哲学智慧
在此次欧洲之行中,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方式向各国领导人和民众多次阐发中华传统哲学智慧:“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老子讲:‘大邦者下流’。”“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上述引语多出自《易经》、《道德经》、《论语》、《管子》、《孟子》、《庄子》、《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司马法》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还有很多类似的思想都可广泛见于其中,例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西方批评者们一贯以文化制度优越自居,却总是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视而不见。实际上, “和为贵”(《论语·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等观念一直以来都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血脉基因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提倡“仁义”的思想,许多论述包含了普适的智慧,他们认为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本国以及他国民众的拥戴,要靠以身作则而非强制性手段使众人信服。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中国优秀传统资源。习近平同志多次在外交场合援引运用,凸显了大国领导者的文明智慧和正大气象。
富涵全面辩证发展的思维
在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同志批评一些人由于陌生、隔阂和不了解而对中国存在偏见,他指出:“了解中国,不能只看一个点、一个面,切忌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大般涅盘经·三二》)的故事告诫我们认识和判断问题不能只凭自己主观、片面的了解,而应了解事物的全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问题,但问题既不等于失败,也不等于动荡。在谈到中国推进改革和中法友好关系时,习近平同志分别引用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生动地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中国有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也能清醒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这种辩证思维也适合于国际关系和国家外交。中法关系如此,中德关系、中欧关系亦是如此。以全面辩证发展的思维为指导,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国内和国际形势,是正确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前提。
富涵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国改革的进程伴随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时刻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风险,必须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自我力求进步,发奋图强,不断革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志通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来说明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做贡献。因为只有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增强自身国力,才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谈到如何消除国际上对于中国的偏见和误解,习近平同志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提出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这些内容分别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颜氏家训·慕贤》和《鹤林玉露》,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感召力。国家实力并非单纯的国际关系议题,更关键的基础在于如何在国内修正不足、塑造自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任何国家都应该有这样的文明观: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因为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人自然就会信服。
富涵中国的世界文明观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合作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自勉联)、“削足适履”(《淮南子·说林训》)、“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如羹焉……声亦如味……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等经典古语和俗语详细阐述了中国的世界文明观,即文明有多彩性、平等性以及包容性。要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特点和多样性,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不应该封锁和排斥其他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而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围绕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在比利时《晚报》的署名文章中引“智者求同,愚者求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存在共同交集,也可以有各自的特殊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文化的独立性。凭借优势刻意为之的影响力在本质上仍然是硬实力,非强制性手段不完全等于软实力。中国外交传承中国传统智慧秉持着“即使他国与中国文化价值迥异,都无需感到相互威胁,而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宽容和光明。
近年来,无论是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还是在墨西哥参议院讲“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或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谈“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习近平同志的历次讲演都富涵中华智慧,富涵深邃而博大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中国不断积累的自信与从容。这些讲话反响热烈,同时也能细水长流,经受住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具有更加持久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