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的思考
叶娜
//www.workercn.cn2016-01-08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摘 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措施。近年来,地税部门逐步建立了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但随着税收环境的变化,执法难度不断提高,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对于积极应对管理、执法和服务中的各类风险,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各级地税部门针对税收征管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内控机制建设的有效措施,从制度创新入手,大胆探索,建立起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岗位权力运行要素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廉政风险评估、全程监控为手段,以责任追究为保障,以公开亮权、科学分权、以权制权为重点的部门权力内部监控机制,初步形成了全面覆盖、关联制约、有效控制、协调顺畅的管理机制、评估机制,有效防控“两权”运行重点风险,不断遏制和减少执法风险及不廉行为的发生。

  一、当前地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情况

  (一)内控范围逐步扩大。在税收征管上,实行“征、评、管、稽”相分离,实现了由管户制向管事制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在选人用人上,规范程序,做到推荐权、考察权、任用权相分离,通过竞争机制,坚持群众推荐、考察考评、组织任用,把有真才实学、群众公认度较高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在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项目安排上,实行“立项、审批、招标、实施”相分离,大宗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在财务审批管理和资金使用上,实行“申报权、审批权、办理权”相分离,实行“三重一大”报告制度和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经费(人事)制度,各项经费支出实行集体审批制度。

  (二)内控机制逐步健全。按照新征管模式,建立了岗职体系,推行合理分权,在重新界定和梳理权力边界的基础上,围绕“科学分权、公开亮权、以权制权、社会监权”,通过权力的下放、分解、制衡,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避免工作随意性,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落实预防和监管措施,在内部建立和完善了问责、追究等制度,在外部建立和完善了监督、评议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新机制。

  (三)内控方法日趋多样。改革涉税审批制度,实行简政放权,按照“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将发票资格认定、税收减免退申请等20多项涉税审批前台办理,极大地提高了涉税审批的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对涉税事项的事后监管。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科学监控。根据征管业务和行政管理信息化处理的要求,依托现代管理技术,积极开发业务监管软件,实现工作流程信息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提升内部监控水平,实现“以机器管人”。

  二、当前地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虽然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就内控机制建设制订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但部分制度的制订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制度间相互脱节或重复,缺乏顶层设计,未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防范监控体系。科学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实现其预防廉政风险及执法风险的作用。

  (二)少数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一方面,存在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认为内控就是找别部门的麻烦或被别部门找麻烦,既不愿意履行内部控制职责,又不愿意被内部控制;另一方面,部分税务工作人员不理解内控机制的意义所在,认为内控是单位、部门领导的事情或是纪检监察、督察内审、巡视等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未能在工作发挥好内控作用。

  (三)内部控制监管效果不甚理想。虽然各级地税部门均努力强化内部控制,但一些领域和环节仍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违纪违法案件和涉税舆情仍时有发生。这些案件的发生,说明在“两权”运行过程中的某些岗位、某些环节的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的几点思考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

  (一)强化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一是加强培训和教育,让干部熟悉税务管理中每个环节的责任及不按程序办事的后果,促使干部不断提高“两权”行使的责任感。切实转变干职的工作作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占、报”等破坏干群关系,影响征纳和谐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税务管理理念。税务工作坚持依法治税思想,税收征管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这是开展各项税收工作的指针,也是税务人员的工作理念,更是开展内控活动的根本依据。将这种治税思想和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工作始终,引导全体税务人员加强对治税思想和管理理念的认知,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行为规范的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

  只有对“两权”运行进行全面有效监督控制才能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而现行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往往是风险产生的根源。一是健全完善制度。注重发挥制度防范廉政风险的功能作用,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并通过制度创新把制度管人管权管事落在实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明确“征、评、管、查”等工作职能。同时要针对风险源点的表现形式,适时提出防范措施,重点风险源点所在岗位人员根据风险点表现形式,制订防控措施。二是狠抓制度执行。制定相关的追究规定,如执法过错追究办法、问廉问责问效办法等,不定期开展执法督察、明查暗访活动,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惩办力度,在追究的同时,注重筑牢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文化基础,不断增强干部职工执行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人人维护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良好文化氛围。

  (三)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范违纪违法风险

  加强对“两权”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责实施,明确其监控内容、重点、方法以及结果应用的规定,对部门监控实施统筹管理,形成监控合力。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平时工作的及时沟通,在任务下达、流程设计、标准设定、业务衔接、资料流转等方面进行统筹规范,使执法监控得到有效实施。落实专门监督检查机构,明确对各个岗位、环节内控制约情况监督检查;明确各职能部门监控职责,建立分层闭合监督的内控组织体系,梳理部门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环节的业务权力和操作规程,建立原始业务操作台账,以备监督检查;确定需要重点监督检查的环节点,或关键点、风险点,定期监督检查重点环节的每个业务流程的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再延伸检查其他环节;监督检查机构也要实行内控制约机制,适度分权,相互制约。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定期监督检查专门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情况。

  (四)建立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内控机制建设状况

  内控机制的有效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衡量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程度和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以防范化解管理风险,提高整体监控管理水平。对被评价单位或部门及时贯彻上级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有效评价,对履行岗位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有效地监控,以及对各部门履行自律监管职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准确评估被评价单位内控状况,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加强监督问责 确保内控机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内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部门真抓实干,防止任务不落实、推诿塞责等现象发生。一是内部监督。通过建立县局、科室和基层分局“三位一体”的层级监督模式,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部门权力事项应控尽控。分局负责本单位税收执法工作的日常监督自查;相关业务科室按月对分局税收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税收执法风险排查小组按季对全局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征管漏洞,提出整改意见,有效消除执法隐患。二是外部监督。通过设立举报信箱,组织开展政风行风测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针对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实行延伸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三是跟踪问责。对因故意或过失导致执法过错的行为,严格按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和过错责任大小,领导小组对违反监控办法的执法人员和监督单位视违法情节予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取消先进评选资格等惩戒措施。(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地方税务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