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竞争力
钱堃
//www.workercn.cn2016-06-29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东西方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

  马克思主义本身包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真理性与发展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在张力,能够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理论完整性,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内在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通过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源泉,通过曲折艰辛的探索,在不断与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为代表的主观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论述中,明确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的六个时间段中的一个完整阶段,并且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高度契合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抱负普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毛泽东通过对比中国传统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指出两者具有体现“极端贫苦农民广大阶层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苦、丰衣足食”社会愿望的共性,开始从理论上将二者相结合;邓小平提出的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追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间接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18世纪法国哲学及19世纪德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多借鉴和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黑格尔为例,其“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中的“正反合”受《易经》“阴阳”辩证法影响,其哲学体系明显受到道家“形上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西方传统“个人主义”思想截然不同的“整体性”思想,其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化生产等都是以整体性思想为基础的,这与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整体性以及中国人家国天下情怀高度契合。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后,其中国化的过程显得水到渠成,形成了中国人乐于接受的哲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民当家做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一切权力和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都属于全体人民,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利于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封建主义社会制度中的“权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的“资本”,都是少数人奴役、剥削多数人的工具。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主义制度相比较,仅仅是将工具由“权力”变成了“资本”。在“交易自由”的外衣下,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形式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但其剥削本质并没有改变。

  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保证了“权力”和“资本”由人民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将“权力”和“资本”关进为人民服务的“笼子”里的社会制度,能够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社会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以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基本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不但能够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能够集中、整合国内各种资源、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服务,总体上把握和调度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避免了两党制、多党制体制下的党派之争,没有互相拆台、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党和政府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国理政之中,能够以十年、百年为时间单位对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布局,可以保证执政的专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以“人”为本,协调个体、群体全面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因此,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位,不断解放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个成熟的社会制度在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应统筹兼顾,不可偏废。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直接体现在个体的活力以及群体的效率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根本目的,以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共识为前提,获得最大的价值公约数,较好地协调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进而促进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

  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促进人民团结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

  (四)思想齐、政治稳,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首先是思想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保证了可以动用一切社会资源对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始终沿着明确的方向前进。思想认识的稳定和统一,带来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政治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力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资本力量不能左右政治决策。贫富差距虽然有所扩大,但政治力量总体上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使中国迅速发展的成果普遍地惠及绝大多数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再次是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天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生产建设、危机处理等工作;能够避免诸多内部壁垒,有能力高效率地调配各种资源,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目的。简言之,就是敢为难为之事,能成难成之事,可以说是善于创造“奇迹”的先进制度。

  (五)强大的自我批判和制度进化机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批判机能”,也就是为达成既定目标而不断超越的能力,体现在对当前体制所存在问题的理性、客观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敏感、警觉;体现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改革始终按照既定方向前进……

  这种“自我批判机能”不断推动着制度创新,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向前发展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灵活性和发展性,能够随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必要的改革,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这种特性构成了制度的自我进化机能。

  以上五个方面的突出优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竞争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以自身的活力、效率所产生的说服力,自信而自豪地面对世界的目光。〔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