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行与悟
张曙光
//www.workercn.cn2016-11-04来源: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变化的大环境下,许多社会成员的心理受到强烈冲击。据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唐山市第五医院)统计,2015年门诊人次6万多人次,比2014年上涨20.16%.这些患者中患心理疾病的约占八成。做好这些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事关民生需求和社会稳定。那么,新形势下,作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该如何创新探索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呢?

  一、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引领,不断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人文关怀,亦称人性化服务,其核心思想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通过引导以情感人,促使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唐山市第五医院)是唐山市唯一政府开办的市级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院,始建于1958年,多年来为全市心理疾病患者提供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诊治和康复治疗等服务。近年来,该中心积极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对精神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服务中,这不仅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医院的快速发展和医院品牌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营造温馨舒适的硬件环境上,该中心在病房功能布局、设施配置、色彩等方面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追求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要,减轻了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院的紧张恐惧感。院内种植花草树木,花园设置凉亭、假山、鱼池、休息椅等,并延长了花园散步、娱乐时间,消除了以往住院的紧张、压抑、郁闷、度日如年的感觉。工娱疗室配置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和康复治疗设施,给患者提供了一个全面康复锻炼的场所,既丰富了患者的文化娱乐生活,又给患者良好的社会功能锻炼。

  在营造人文关怀护理的软件环境上,医护人员用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对住院患者做到“八个一”服务,即多说一句问候话、多跑一回路、多陪一分钟、多一个微笑、多奉献一点爱心、多一份忍耐、多提供一次方便、多减轻一次负担,通过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亲情化服务,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

  二、拓展宣教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从相对稳定趋向多变,一些人在工作、婚姻、家庭等问题上产生较大压力,引起焦虑、抑郁,甚至恐慌。有的由于某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心态失去平衡,火气、怨气、怒气不时暴露。再加上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消费观指导,缺少相应的经济收入做保障,当需求与现实发生碰撞时,更容易诱发思想问题、社会问题和种种矛盾。为此,迫切需要精神卫生中心职工走向社会,向大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职工把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作为服务群众健康、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社会实践的特色做法,为维护全市人民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该中心通过深入机关、厂企、院校社区等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健康大讲堂、媒体宣传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加强了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同时,该中心还通过长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队健康心理知识讲座进基层等志愿服务、社会心理救援等工作,为大众心理健康提供了服务和保障。

  三、以情感人化人,是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文关怀必须突出一个“情”字。实践证明,在积极倡导平等尊重、贴近群众实际的同时,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教育效果就越好。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员工,要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必须自身要有人文素养,懂得以情为先,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寓理于情,在以真情动人的前提下以理服人,方能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作者单位:唐山市第五医院 )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