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小学阶段是劳动精神养成、劳动技能习得的重要阶段。但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学校中被弱化、家庭中被软化、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新时代,积极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第一,新时代赋予中小学劳动教育新价值。
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包括价值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同时,劳动实践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体验、认同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劳动教育过程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态度,这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融契合。
劳动教育的实践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劳动教育更倾向于尝试、感悟和技能的建构,能有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敬业精神。劳动教育以技术应用和创新为核心,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能帮助学生建构符合个性且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技术素养体系,引导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风尚。
劳动教育的精神幸福性,有利于促进个体丰富情感的培育。劳动教育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行为和习惯等目标进行统合,推动学生主动养成劳动意识。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产生愉悦的劳动情感、不俗的情趣和超脱的意志。实践证明,学生在劳动中可以鲜明地展示才能、增强幸福感,不断获得生活的美感和成功的体验。
第二,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面临新挑战。
2015年以来,各地把推进劳动教育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上海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建立了16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岗位30多万个,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总的来看,我们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上,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注重内容衔接,尚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部分学生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认识有限,引导中小学生崇敬劳模、学习工匠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较少,只有少数学校举办过劳模、优秀工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活动。
注重有机融入,尚需促进“家、校、社”合力育人。劳动教育向生活渗透、向社区延伸、与家庭互动还有待加强。比如,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内容以手工居多,与生活相关的家政、烹饪、园艺的劳动内容占比较小,且还存在部分家长溺爱子女不让孩子参与劳动等现象。
注重实践体验,尚需探索创新性学习互动融合。部分高中积极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职业技能学习相融合,鼓励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环境中遇到的劳动技术问题进行探究。但是,这种与创新性学习活动的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注重机制构建,尚需整合场地、师资、技术等资源。一些学校地处城市中心地带,由于场地有限等因素导致活动场地不够完备、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同时,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劳动教育成效有所弱化。
第三,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应有新作为。
校内活动中全面嵌入劳动教育。可组建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开展工艺品制作、家电维修、班级装饰等主题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生命、了解社会。
加快共享资源整合。应建设更多的劳动实践基地,鼓励、支持中小学积极与校园周边的种养殖场、工厂、商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联系,与各行各业投资合作建设劳动体验(馆)室,整合、利用生产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及勤工俭学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多样的劳动场所。可邀请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园艺师等进校园,共享职业学校、少年宫、劳动实践基地的优质师资。
创新课程体系。依据校情、学情因地制宜开发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成长的不同需要科学化设计阶段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应努力提升劳动教育科技含量,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意识和创造才干。例如,把劳动教育与物理实验、业余无线电、电路知识等相结合,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如,把劳动教育与学生喜爱的探究性课题、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避免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式教育。
完善督导保障机制。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与教育教学活动外部力量的合力。要提供物质保障,加大专门的场地、专用的教学设备、劳动的安全防护与丰富的实践基地的投入。要完善督导评价机制,对劳动教育实行规范化课程管理,建立科学督导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督导与评估,把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纳入学生评价制度。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