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工运

针对网络原住民的劳育新在哪

刘向兵
2018-12-21 07:55:35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新时代的劳动要回到这样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些重要论述,为大中小学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重要课题。

  坚持劳动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高扬劳动教育的旗帜,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简单“回归”,不是对过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机械重复,更不是要回到过去一度淡化课堂教学而去学工、学农、种地的单一模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在以下三点。

  内容新——强调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反复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恩格斯说过,“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以材料,而劳动则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基础上,基于时代的历史维度与实践的发展向度,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课题,形成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构筑起以劳动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新时代的劳动要回到这样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上,把劳动看成包括人类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劳动、工作、做事、干事、“奋斗”的统称。

  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讨论新时代的劳动时,就不能只把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看成是劳动,而是要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生产领域的劳动等,都看成劳动。既不把其中某一种劳动形式理解为劳动的全部,也不以其中一种形式否定相关联的另一种形式。各行各业、所有岗位的工作都是劳动,都需要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新时代是创新发展的时代,新时代的劳动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强调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都是劳动品德、劳动伦理的要求,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辛勤劳动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诚实劳动是辛勤劳动的表现,也是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创造性劳动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发展,也是劳动的核心和本质要求。要让青少年明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要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都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创造性劳动的高度重视和极度渴望。

  相应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就不能只重视青少年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的培养,还要重视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形成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在劳动认知上,要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范畴的复杂性、广泛性,尊重各种各样的劳动和劳动者;在劳动价值观上,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劳动知识与技能上,要让他们掌握系统全面的劳动科学、劳动技能,特别是大学生,要把劳动科学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学习、掌握。

  对象新——把握新时代青少年的新特点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面向的是“00后”“10后”,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参与传统体力劳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劳动意识普遍缺乏,对劳动的认识与上一代、上两代也有很大差异,“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更突出一些。就拿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没有受过生活艰辛的磨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在辛勤劳动方面急需补课。同时,虽然大部分大学生相信成功离不开辛勤劳动,鄙视不劳而获,但他们更害怕劳而无获,希望付出多少、收获多少,一旦劳而无获或劳而少获,就会认为是社会不公,怨天尤人,甚至转向不劳而获,做事走捷径,投机取巧。针对这一特点,就要教育引导,让他们真正懂得并由衷体会到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与事业前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对“网络原住民”开展劳动教育,还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引导。例如,要告诉青少年,基于网络的学习和传统的学习一样,仍然是重要的脑力劳动;线上创作、办公的高效,同样需要线下的辛苦学习、付出做基础。针对青少年热衷于在网上订餐、购物、“买买买”的特点,可以告诉他们,这样做固然带来了高效和便捷,节省了自己的时间和人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背后有大量送餐员、快递小哥辛勤体力劳动的支撑,这些普通劳动者的重复劳动、辛勤付出,值得肯定、值得尊重。

  又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不能回避大量劳动被机器人取代的事实,不能回避青少年“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劳动和劳动精神吗”的提问。可以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即便是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也会永恒存在。同时,从相关历史研究看,技术创新与就业工作岗位一般呈现波浪式关系,某一技术进步可能短时间内带来某些领域就业岗位的下降,但很快就会有新兴行业的崛起,并带来就业的增长。因此,人的劳动不会被技术进步简单替代,只不过是劳动方式、劳动领域、劳动岗位会发生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劳动”的效果和效率,也要靠人的劳动来操控和把握。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机器人和无人机,如果没有人在遥控,也是寸步难行。即便很多工作已经数字化、网络化,人的劳动精神和很多劳动技能仍会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仍然十分宝贵。

  手段新——紧跟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

  新时代是创新发展的时代,青少年是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对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就要在继承传统劳动教育做法的同时,紧跟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

  首先,传统劳动教育中好的做法要坚持。学校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勤工助学、班级值日、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种植、助学助研,校外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环境保护等活动。北京市已初步构建了中小学劳动教育新体系,城区学生学农,郊区学生学工。武汉某高校设立了“勤劳奖学金”,旨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晨兴夜寐、俭以养德”,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更全面的自我成长。

  其次,如何紧跟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亲身现场体验,并精准灵活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模拟仿真试验、人工智能等形式拓展劳动教育方式。要注重利用“慕课”、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微课堂等方式讲好劳动教育课,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金课”,使劳动教育增强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要在用好校园内外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抢占新媒体阵地,进行全媒体传播,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两微一端”网络平台,制作推广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要发挥好电影、电视媒体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多多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劳动者之歌》专题节目。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据“网络原住民”的媒体接触习惯,用平视的角度、平和的态度、平等的互动实现有效传播,推动劳动教育。通过这些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