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职业教育的诸多政策“利好”,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大幅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等等。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委员提出的大专生增设“副学士”学位,更是引起广泛热议。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急需在创新中突破。应该说,后者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比较高,但是学技术、懂技术、精技术的渠道却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不够畅通。
我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正确阐释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重塑职业教育的精神之魂。应该说,这几年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并不少,全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工匠精神”的基本认知,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正在成为广泛认同的理念。但是这并不够,“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理念或几条标准,也不能在“诗意”的描述中将其泛化为普遍的道路律令,而应将其重点落实到技术人才培养使用全过程,使之成为技术行业的追求和标识。这就要求采取宣传报道、文化艺术等多样化的形式,更多地树立“大国工匠”的人物形象,把“工匠精神”体现到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之中,对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形成正向激励。
同时,应构建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旋转门”,夯实职业教育的制度之本。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相应地,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也是多层次的。一个社会,只有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才有可靠的发展基础。但是,由于历史积习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原因,不同的人才之间目前缺乏合理的互认机制和“换算”手段。有的时候,进哪个“门”就决定了受教育层次乃至社会阶层。某种意义上,大专、高职、技校被当成了高考马拉松中的“收容队”,令人有低人一等之感。其实,这并不符合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成才。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打破人才在本科与专科之间,大学与高职、技校之间,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之间流动的壁垒,建构一整套包括学历互认、职称评定等在内的弹性体制,让职业教育从一种“无奈”的退路变为“自觉”的选择。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筑牢职业教育长远发展之基。相比而言,职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实用”意味,毕业生有顺畅的就业渠道,能获得一份有尊严的工作,既是其重要办学目标,也是推动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职业教育的“职业味”,密切其与产业需求的衔接,是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一环。职业教育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灵活调整办学重点和方向。比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养老、幼托正在成为两大需求旺盛的产业,而相关人才十分缺乏,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企业最直观也最灵敏地体现着产业的变化。推动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把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苗头纳入教育之中,从而让职业教育边学习边实践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尽可能消除人才培养对市场需求的滞后性,让更多年轻人体面地吃上“技术饭”,在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担负起推动国家发展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