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产业(行业)工会创新发展
张刃
2019-07-02 07:47:44 来源:中工网—《劳动午报》
多年实践证明,产业工会强,则工会整体强;产业工会弱,则工会整体弱。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工会改革中,要把产业(行业)工会建设与创新发展作为一项“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报此前发表评论《产业(行业)工会创新发展是一道“必答题”》,评论指出,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产业工会建设与工作上的弊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逐步显示出了组织不健全、作用发挥差、运作困难多等问题。客观条件的变化要求加强产业工会的改革与创新,这是工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工会工作绕不过去的一道“必答题”。
解答好这道题,如何认识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关节点。过去,有些地方工会的同志担忧,产业工会加强了,会削弱地方工会,甚至影响工会工作全局。因此,在产业工会建设问题上总是缩手缩脚,甚至加以限制。这是一种错误认识、糊涂观念。我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都明确规定:“除少数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的产业,其产业工会实行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双重领导,以产业工会领导为主外,其他产业工会均实行以地方工会领导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产业工会领导的体制。”这就是说,各级产业工会(法律规定的除外)均由本级地方总工会领导;产业工会负责人是由地方总工会推荐提名并经民主选举产生;产业工会开展工作按照地方总工会的总体部署结合本产业的实际进行。因此,只要依法、遵章,根本不会发生“削弱地方工会”的问题。相反,产业工会工作越是加强、活跃,工会的整体职能也就越能放大、发挥。
多年实践证明,产业工会强,则工会整体强;产业工会弱,则工会整体弱。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工会改革中,要把产业(行业)工会建设与创新发展作为一项“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然,产业工会有别于地方工会的各职能机构,其工作职责、范围、方法都与地方工会有所不同,又有分有合。要发挥其作用,须着力突出其独有的特色。形象的比喻是,既要搞好“公转”,又要搞好“自转”,即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本级地方工会总体部署,结合本产业实际开展有特点、有特色的工作。
譬如“公转”。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是全会的任务。具体实施中,不仅要加大单个基层依法组建工会的力度,而且要强化以产业(行业)为主的工会联合会组建,把分散的、小微企业的职工凝聚起来,以实现“把职工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目标。这项实践的创新在于,许多产业工会改变了过去只关顾国有企业,很少问津非公企业工会的弊端,在推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及其作用发挥中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又如“自转”。从现实讲,开展行业集体协商、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有效破解了“企业不愿谈、工会不敢谈、职工不会谈”的困境,推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覆盖更大范围、更多人群,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突破性意义。从长远看,产业(行业)工会的调查研究,由于针对性强,特点鲜明,更能够深入洞悉本产业(行业)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权益落实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本产业职工鼓与呼,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这种源头上的维护,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其作用和意义不可小觑。
-
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夯实护理服务市场,完善失能等级评定及监管标准,关系到长期护理服务的长远发展,也是服务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应有之义。
-
连日来,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平台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
工会组织立足自身职能,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能够有效助力职工进行创业。要更好地为广大职工创业注入新动能。
-
随着“万物智能、万物联网、万物皆数”的趋势不断加快,工会工作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变化,数字工会建设就是其中一个落脚点和重要抓手。
-
疫情之下广东可重点发展三大类产业
-
习近平同志经常到一线、到农村调研,为地区治理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殚精竭虑。他调研有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
-
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三年,时效届满。此外,符合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的,也可以发生中止、中断的效力。
-
全球产业链恢复正常取决于三个方面:(1)大部分人群获得免疫;(2)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普遍的检测能力;(3)充足的防护资源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新闻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