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切实用好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劳模工匠文化等资源,激励广大职工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力量。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熔铸职工信念之魂
工运事业始终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同向而行。工会组织应牢牢把握党赋予的政治责任,围绕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面向广大职工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工运史宣传教育,推动红色文化传承载体建设,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用红色文化基因熔铸职工理想信念之魂。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历史,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要积极筹建一系列红色教育阵地,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基调,深入阐释党史、新中国史、工运史之间的逻辑脉络和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用红色文化基因汇聚职工追梦圆梦之力。各级工会要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工运史展馆等载体平台,面向职工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激发广大职工敢想敢干、敢于追梦热情,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以厚重的奋斗底色书写人生、实现梦想。
用红色文化基因坚定职工接续奋斗之志。各级工会要依托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教育阵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坚定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勇做新时代奋斗者,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智慧力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励职工担当奉献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各级工会应积极作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进班组,激励职工强信心、敢担当、讲奉献。
以优秀传统文化打牢职工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文化自信的本质在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瑰宝。工会组织引导职工坚定文化自信,应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上做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教育职工。工人文化宫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工会在工人文化宫整治提升过程中,要注重增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引导职工深刻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软实力。
以优秀传统文化开启职工担当奉献的源头活水。各级工会要依托疗休养场所和工会宣传教育阵地,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担当道义和仁爱奉献,展示劳动者的担当精神和时代风采,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崇高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以优秀传统文化深耕职工思想道德的肥壮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力量。各级工会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过程中,要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激发职工加强道德建设的内生动力。工会院校、报刊、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阵地,应把打造职工思想道德建设高地当成重要使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持续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厚植劳模工匠文化,引领职工创新创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劳模工匠文化中发挥应有作用。
大力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崇尚劳动是劳模工匠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引领社会的“风向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化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位置,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各级工会要合力打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引导广大职工向劳模学习,焕发劳动热情,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充分释放职工创新创造创优的潜能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发挥劳模工匠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要充分展示具有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劳模工匠及其先进事迹,增强劳模工匠的感召力、影响力,引领广大职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上下真功夫、下硬功夫,把创新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持续激发广大职工岗位成才的内生动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劳模工匠文化融入职工文化建设,能够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劳模、对标工匠的内生动力。例如,山东工会大力打造“齐鲁工匠”品牌,并推动这项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建立“齐鲁工匠研究院”,聘请工匠为实践导师,打造工匠文化研究与决策咨询智库。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研究院、教育基地等资源平台,高标准打造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不断激励广大职工岗位成才,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为山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