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论坛上,多位负责创建和运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劳模和企业代表,总结分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创造为企业增效和提供人才保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论坛还聚焦更好促进工作室发挥作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为企业创新增效,提供人才保障
潍柴集团工会副主席张东海:集团十分重视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近3年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投入设备、资金等达4860万元,创效4.1亿元,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产出比达到1∶10,工作室已经成为解决生产难题的“利器”。每个工作室直接带动员工25人左右,所有工作室直接带动1200余名员工开展科技攻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支持。
全国劳模、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王涛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王建清:工作室为汽车装调领域培育了多位高技能人才,带动了技能岗位创新和成果推广;紧密围绕生产实际开展技能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多层次发展通道,探索多元评价机制,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全国劳模、中林集团歙县披云山庄有限公司晏文娟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晏文娟:工作室参与创建的安徽省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为行业内劳模工匠搭建了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帮助行业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技术与服务难题。组织开展“名师带徒”、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技艺,加快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组织架构不清、资源支持不足
全国劳模、重庆建工安装集团杨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杨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组织架构不清、责任分工不明的问题。工作室成员作为一线骨干,往往是兼职身份,如果管理部门不明确,就会导致团队不够稳定。同时,工作室运行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也有待完善。不同工作室的目标和类型不同,如果没有分类的考核和激励标准,很难让工作室真正发挥作用。
王建清: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费管理、后勤保障等有待改进。工作室缺乏稳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同时,90%的基层劳模创新工作室都是小微工作室,其如何持续发展值得关注。此外,由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资源有限,品牌影响力也有待提升。体现在纵向与上级职能部门沟通较少,横向与外单位工作室也缺乏联系,无法实现协同合力。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杨波:建议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部门牵头、劳模挂帅、全员参与”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格局,创新管理方法;明确管理职能,优化人员结构,形成由工作室部门负责人、领衔人、技术骨干和年轻学生组成的工作室团队,打通“终身学习—技能提升—实践创新—降本增效—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通道。
王建清:建议工会组织明确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职能,由工会组织进行动态管理,比如工作室的创建申报,成果的评审、立项、奖励和推广,考核和监督,工作室领衔人和骨干员工的培养计划等。同时,建议工会牵头,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如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政策扶持,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基金,保证经费的稳定性和解决可持续性成果转化等问题。
晏文娟:注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宣传和沟通联络,引导企业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作用,激发职工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在更广阔的时空整合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效应,构建和完善职工创新生态系统,为高质量发展和自主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
(张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