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学者

杨晦:诲人不倦,以启后人

胡经之
2019-12-31 11:21: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杨晦先生一生,在文化教育界最敬重李大钊、蔡元培和鲁迅。他不仅长得像鲁迅,而且深谙鲁迅精神。鲁迅的两句诗成了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今年是杨晦先生120周年诞辰,人生难返往昔时,不忘当初恩师情。回想起我在北大跟随晦师读书从教31年的时光,不禁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一、尊师重教,学术自由

  杨晦恩师,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教授,对我的学术道路、为人之道、人生之路都起着引导作用。我是在1952年秋见到晦师的,在此之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那年我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当年秋天,我带了三本书来到燕园:朱光潜的《诗论》、杨晦的《文艺与社会》和周扬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告诉我:朱光潜和杨晦都是北大教授,这些书用得着。果然,我到北大后上的第一课,就是晦师开讲的《文学概论》。在此之前,我从未见到过大学教授,以为大学教授或是西装革履,或是长袍马褂,威赫森严,高不可攀。可是我见到的晦师,却是穿了一身灰青布衣中山服,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位亲切慈祥、平易近人的忠厚长者。当时,我是这门课程的课代表,负责师生沟通,从此我就常出入于他的燕东园寓所(37号),直到1983年。

  我进北大时,正值马寅初继承蔡元培的传统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各家争鸣之时。晦老在中文系,发扬了这一传统,倡导尊师重教,学术自由。中文系开设什么课程,事先他都和教师商量,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各显神通,开出自成特色的课程。吴组缃是著名作家,分析作品头头是道,深入堂奥,晦师就请他开了一门“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章廷谦(川岛)是鲁迅的好友,擅长写作散文,晦师就请他开了一门“写作实习”课程。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游国恩、林庚、浦江清、季镇淮等也各有所长,晦老鼓励大家各逞所长,把自己的心得说出来,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晦师这个让大家各显神通的方针,广受师生欢迎。

  晦师所开设的“文学概论”一课,也是自成特色。那时的“文学概论”课,没有统一的教材,连教学大纲也没有。等到1954年,教育部才请晦老主持,开始制订教学方案。晦老讲课,没有讲稿。每次讲课,他都把讲授要点写在一张小纸片上,然后在讲堂上当场发挥,沿着他的思路一路讲下来。晦师讲文学理论,不尚空谈,紧密联系实际,不仅面向文艺创作实际,也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每次我去他那里,他总要关切地询问学生听课的反应,提出了什么问题,好在下次讲课为学生释疑解惑。

  晦师告诉我,正是在北大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蒙与熏陶,激发了爱国热情,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才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说到北大精神,他最信奉的是李大钊所推崇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十字方针,这也激励了他的一生。

  二、在教学之余,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晦师的后半生都是在北大度过的。晦老入北大的第二年春天,就参加了共产党。时任中文系系主任的魏建功,因叶圣陶邀他去专任辞书社社长,就立即推荐晦老接任了中文系系主任。1950年冬,主管北大的教育部长马叙伦教授任命晦老为北大的副教务长,主管全校的文科教学。晦师不负重托,带头开设新课,不仅在北大,还不时去清华、辅仁等校开讲新中国的文艺方针,甚至还应丁玲之邀,去中央文学讲习所宣讲,同时还和何其芳一起开始筹建北大文学研究所,忙得不可开交。

  北大自进入了马寅初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从1954年开始,北大把每年要办的五四运动庆典,改成“五四科学讨论会”。晦师对这一重大举措衷心欢呼,拍手叫好,他认为,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作为系主任,晦师在中文系积极响应,每年组织系内的科学研讨会,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他自己带头,从1954年起,积极投入了中国文艺思想史的研究。晦师的为学之路,约可分三程,1939年之前主要从事戏剧的写作及翻译工作,1939至1952年主要从事文艺评论,而自院系调整之后,则转向学术研究。这一时期,他写出了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

  但是,一旦真要脚踏实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就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面对日益频繁的政治运动,如何才能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老教授遇到了新问题。教学、科研都各有规律,而参加政治运动又要费时费力,怎样才能协调起来,实是难题。晦师要破解此题,颇费苦心。

  在“大跃进”声中,晦老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科研、教学的跃进,参加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讨论,真心诚意地欢迎周扬带他的团队到北大来开设“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讲座,并作了精心安排。但当周扬提出要中文系开展对苏联修正主义批判时,他就难以应对,只好“移花接木”“偷梁换柱”,虽答允“批修”,实际是批教条主义,使得周扬微觉不快。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