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教育投资回报决定中国经济将长期增长

2020-08-07 09:04:17  来源:光明日报

  丁纯:众所周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接受了全球化理念。但近年来,一些曾经高举全球化旗帜的国家政府开始质疑全球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要放弃过去举起的自由贸易大旗。面对全球疫情的暴发,逆全球化的舆论呈现放大态势。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格罗斯:如果我们把全球化理解为商品和服务的开放市场,那么对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那些主要出口原材料的国家仅从原材料涨价中短暂受益,但它们往往忽视了本国劳动力的技术提高,也未能发展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制造业。而中国、近期的越南和小部分印度地区,确实专注于制造业发展,并拥有可持续的增长模式。那些仍然是原材料出口国的国家现在陷入了困境,原因主要是产品价格低迷导致经济不景气,而它们又没有其他可以长期增长的部门。

  关于逆全球化的讨论有很多,我个人认为自由贸易将持续存在。医疗物资可能会有一些限制和转移,但医疗产品和设备仅占贸易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经济体太小了,无法在没有全球贸易的情况下生存,因此贸易将持续下去。在未来几年中,贸易治理的机构和制度规范可能会遭受较大打击,这也意味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将遇到困难。

   丁纯:一方面,20世纪80至90年代兴起的这轮以放松管制、资本自由流动为主要特征,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行动主体的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各国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使全球绝对贫困人数大为下降。但另一方面,此轮全球化进程缺乏全球治理的有效配合,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新机制;发达国家也未在内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治理和再分配机制,在因全球化而获得超额利润的跨国公司、投资者与因全球化而失去岗位或利益受损的民众之间,利益分配出现了问题,加上某些政客的操弄,助长了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

  从宏观上看,全球化使要素流动的人为阻碍得以消除,要素自由流动成本降低,凸显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专业化,造福了人类。尽管目前反全球化逆风稍盛,“过度”全球化遭遇“修正”和“中和”,但我相信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希望这一轮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平衡点不需太久就会出现。

  在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不断加深,互利共赢。进入后疫情时代,中欧经贸关系的相互依赖性还存在吗?会不会受到逆全球化的不利影响?发展前景如何?

  格罗斯:中欧经贸关系有机会继续发展,但也会有更多摩擦。随着中国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欧盟企业面对的竞争加剧,这也是为什么欧盟企业在寻求更多保护。

  本次疫情也显示出欧盟在一些关键产品上非常依赖进口,比如来自中国的个人防护物资,这导致了欧盟计划将部分制造业转移回国内。但实际上很多商品迁回国内制造是很难实现的,有其他可行性更强的解决方案,比如分散供应商或库存大量商品。总的来说,欧盟是一个开放经济体,其繁荣天然依赖于贸易,因此欧盟不可能撤离全球化。只要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得到遏制,且欧洲方面认为中国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政府扶持不导致竞争扭曲,中欧经贸关系就能够继续发展。

  丁纯:全球疫情暴发期间,一些国家谋求其企业从投资国撤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治理的方向是什么?

  格罗斯:在经济危机面前,我们尤其需要全球治理。而现阶段全球治理面临着一些压力。没有团结,全球化很难维持。只有那些状况较好的富裕国家显示出团结的态度,全球治理方面的进步才有可能发生。在困难时期,政府总会倾向于关闭自己的国门,其部分原因是政府希望保护本国企业不受外国收购。但除了医疗领域,这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丁纯:关于撒资问题: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面对产业空心化,以及各自国内由于逆全球化催生加剧的民粹呼声,鼓励企业回流;而美国本届政府更是出于对华战略遏制的需要,提出了“脱钩”等政策主张,利诱和胁迫美企撤资回国;加之相关企业因疫情而产生的对产业链中断的担忧和成本收益、升级换代等考量,出现了个别外资转移。但另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外资非但没有出现大规模撤离,反而出现了逆势追加投资中国的情形。其中的标杆有美国特斯拉公司在上海投资的工厂;而近期德国奔驰公司在疫情之中追加投资10亿欧元,用于江淮汽车扩大再生产,则成为欧洲企业信赖和看好中国市场的鲜明案例。

  应当看到,美欧企业长期以来在华投资主要是基于成本和利润回报、市场占有等务实的经济考虑,相关产业链也是长期形成的。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举措,有目共睹,包括:建立众多自贸试验区;不断缩短外商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放宽外商投资限制;修订和颁布新的《外商投资法》,明确禁止强制要求外商转移技术;持续扩大金融领域如保险行业的对外资开放,取消相关配额限制;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相关举措。在世界银行发布的排行榜上,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已从2009年的第99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31位,无疑增加了外资继续留驻和增资的信心。

  您曾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峰论坛,您对中国政府这些年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什么评价?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您对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走势有什么预判?

  格罗斯:当前的危机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影响不大。因此我预计,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将继续以超越欧美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以基础设施为特征的有形资本和以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的高投入积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大多数城市已经拥有了所需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效益正在下降。但是,教育的投资回报会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尤其是在服务行业和高科技产业。中国每年培养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将满足其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并由此决定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秘书长胡琨统筹)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凝聚起工人阶级的磅礴力量

    1921年8月11日,在中共一大结束不久,党中央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就在北成都路19号C(今成都北路893弄)一幢极为普通的石库门住宅里挂牌成立了。

  • 为健康“立法”,对过度加班说“不”

    落实强制休假,既保证了员工必要的休息休假权,对个别单位的人事管理来说也是一种行为矫正和规范。

  • 共享员工模式常态化发展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形态呈现多元化趋势,劳动用工形式也日趋灵活多样,“共享员工”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 《民法典》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条款解读

    纵观《民法典》条文,不乏与劳动关系存在诸多关联之处,它的颁布和实施将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较大影响。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抗疫与复苏须惠及所有人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的单边主义姿态,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组织对其保障自身利益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是一个障碍。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