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心游天地外 意在有无间

——悼念张世英先生

叶朗
2020-10-12 09:22:10  来源:光明日报

  学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的学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冯先生说,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就是人生境界的学说。

  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

  人和动物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可以有所了解,同时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可以自觉到自己在做某一件事。这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有了人的觉解,就有意义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的觉解照亮了宇宙。

  就每个人来说,他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所以宇宙人生对于他的意义也就不同。这种宇宙人生的不同的意义,也就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境界。

  张先生赞同冯先生的观点,他从冯先生的观点“接着讲”。

  张先生用王阳明说的“人心一点灵明”来说明人生境界。

  张先生说,人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这点“灵明”,正是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于是世界有了意义。“‘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的、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张世英《哲学导论》,第81页)

  但是张先生有一点和冯先生不同,张先生说的“境界”,并不限于主观的“觉解”。他认为,每个人的境界都是由天地万物的无穷关联形成的,这无穷的关联包括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教育的等等因素,一直到每个人的具体环境和具体遭遇。他说:“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联的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东西又指引着一个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其爱好的风格。”

  张先生和冯先生一样,认为哲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提升人生境界,使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高远的精神追求。张先生认为,最高品位的人生境界乃是审美境界,他在《哲学导论》一书中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张先生的这种观点和西方现当代的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很类似。如法国哲学家福柯就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的最高超越活动,它在不断地创造中把人的生存引向人的本性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是别的活动不能做到的。

  我受冯先生、张先生的影响,把“人生境界”作为美学基本理论核心区的一个概念。我的《美在意象》(《美学原理》)最后一章就是讲人生境界。我认为,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审美活动对人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提高人生境界。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能够有意识地追求审美的人生,那么他同时也就在向着最高的层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什么是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者的限隔,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世界,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

  创造的人生是一个人从事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创造,生命力和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达到极致。这是生生不息的人生,这是自我实现的人生,这是五彩缤纷的人生。

  爱的人生是在万物一体的体验中产生的感恩的心情,一种拥抱一切的胸怀,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一种回报的渴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正是在冯先生和张先生的感召下,我在《美在意象》这本书中,以及这几十年所有的讲课和讲演中,都一再向读者和听者强调,一个人,一个学者,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还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对高远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赋予人生神圣性

  和“人生境界”的观点相联系,张先生在《境界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美感的神圣性”这个美学观点。他说:“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的境界,还缺乏基督教那种令人敬畏的宗教感情,我认为我们未尝不可以从西方的基督教里吸取一点宗教情怀,对传统的万物一体作出新的诠释,把它当作我们民族的‘上帝’而生死以之地加以崇拜,这个‘上帝’不在超验的彼岸,而就在此岸,就在我们的心中。这样,我们所讲的‘万物一体’的境界之美,就不仅具有超功利性和愉悦性,而且具有神圣性。”“具有神圣性的‘万物一体’的境界,是人生终极关怀之所在,是最高价值之所在,是美的根源。”(张世英《境界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60-261页)

  “美感的神圣性”的命题体现了对中西方美学思想最深层的以及最核心的内涵的把握。“美感的神圣性”向我们揭示了对于至高的美的领悟和体验,是自由心灵的一种超越和飞升。这种自由心灵的超越和飞升因其在人生意义上的终极的实现,闪耀着“神性的光辉”。它启示我们,对至高的美的领悟不应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耳目之娱,而应该追求崇高神圣的精神体验和灵魂超越,在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受那种崇高的神圣的体验。

  “美感的神圣性”的体验并不离开日常生活,它就存在于现实人生之中,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这种体验只有在精神境界的不断超越和提升中才有可能实现。“美感的神圣性”的命题体现出一种至高的人生追求,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它的产生需要一种心灵的提升。所以,“美感的神圣性”的命题是一种心灵的导向,精神的导向,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心灵世界不断上升的道路。

  2014年11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题为“美感的神圣性”的美学沙龙,张世英先生、杨振宁先生、杜维明先生以及潘公凯、丁方等著名学者、艺术家都参加这次沙龙并发表讲演。张世英先生从西方文化思想史的角度论述了“美感的神圣性”这个命题形成的过程。杨振宁先生是大科学家,他谈到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一种对于宇宙无限存在的美感,即人们常说的宇宙感,这是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他们能感受到哥特式教堂想要体现的那种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这就是大科学家对美感神圣性的体验。

  张先生指出,讨论“美感的神圣性”的意义,就在于赋予人世神圣性。美除了应该讲究感性形象和形式之外,还具有更深层的内蕴。这内蕴的根本是在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中,感受人生的最高的意义,从而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离开了人生的崇高价值、绝对价值,就没有真正的美。”(张世英《境界与文化》,第245页)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感到“美感的神圣性”的观点集中体现了张先生本人的人生追求。我们从张先生的人生和著作中处处可以看到这种对高远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张先生的著作是他最深心灵的呈现。我们读张先生的著作,不单纯是读到文字,我们读到的是张先生的人格性情,心灵节奏,生命情调。张先生的著作有一种从他心灵深处发出的光芒。这是一种精神的光芒,一种对高远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这种精神追求,给人生注入了一种严肃性和神圣性。

  张先生的人生是圆满的。赵朴初《遗嘱》说:“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弘一法师《辞世二偈》之二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些遗言,都显示了一种人生圆满的喜悦。张先生书法集中的两句话:“心游天地外,意在有无间。”同样显示了一种人生圆满的喜悦。

  张先生辞世时十分平静。听张先生的家人说,张先生是在熟睡中辞世的。而且头几天就嘱咐家人,身体如有不适,要留在家中,不要去医院。可见张先生对自己生命的来去和人生的圆满有十分清晰的自我感觉。这是一位哲学家的圆满。因为人生的圆满,所以对生命的来去持有平静的心态。

  张先生去世了,但是张先生并没有离开我们。张先生的学问,张先生的精神,张先生的人格,张先生的爱心,都依然伴随着我们,依然照亮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去从事文化学术的创造,去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追求人生的圆满和平静。

  (作者:叶朗,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