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战场走出的新闻学教授
从甘家回来,重新翻开2012年出版的《甘惜分文集》,往事又浮现在刘燕南心头。
刘燕南是文集编委会的秘书长,负责整理老师的经历和文章。有的作品年代久远,图书馆没有收录。当翻出字迹潦草的原稿,一些字连甘惜分也一时认不清了。大家把原稿一字字敲进电脑,两年共整理出180万字。
刘燕南这才发现,自己的老师原来“经历蛮坎坷”:他出生于四川,21岁时不顾家人反对投奔延安,后来成为政治教员,给八路军干部讲授马克思主义。抗日战争期间,他一度被日军俘虏,又在夜间巧妙逃出敌人控制的县城,回归共产党部队。
这些外人看来光鲜、传奇的经历,甘惜分却很少在讲课中提及。
“后来我们知道,他有很多很多值得一提的东西。”喻国明回忆,当年毛泽东对《晋绥日报》发表讲话,甘惜分是现场记录者;刘胡兰事迹、杨虎城将军被杀害等有影响力的事件,都由甘惜分最早编发或发表。
甘惜分的新闻之路是在战争时期的新华社启程的。曾经,他随一个谈判执行小组前往山西大同。甘惜分进市内“逛街”,被阎锡山军队的特务发现,被强制押送出境。
随后,通讯《大同——日本投降者的乐园》《阎军虐待我战俘作苦役》发表。
“我好险!我差点成为被敌人暗杀的新华社记者。”甘惜分感叹,一名《晋察冀日报》记者后来也未经准许闯入大同,结果被特务设计杀害。
职业的转折发生在1955年。甘北林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新中国那时要培养新闻人才,北京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专业,但国家没有教材、没有师资,请新华社物色人选,就把39岁的父亲挑来,“直接说你是副教授,定的是12级”。
喻国明解释,在过去,13级、14级就算是级别很高的老干部了,甘惜分当副教授时,北大还只有一名正教授。
战争年代的政治工作经历成为登上讲台的“金字招牌”。甘北林说,父亲到北大报到,登记学历时答“初中毕业”,“初中毕业来当副教授?这个不行,没法写。对方问他还学过什么,回答说‘延安马列学院’,毕业以后是政治教员,对方说‘这行了’”。
尽管培养新闻人才的任务艰巨,但当时大学尚无新闻专业教材。有的老师试图从苏联翻译,但没法完全适用,一个百废待兴的学科摆在新闻人面前。
多名新闻学资深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甘惜分对新闻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空白的领域里写出了讲义,慢慢整理出正式教材,改革开放后出版了《新闻理论基础》,全国通用。
那时中国新闻学学术著作中,该书发行量在20万份以上,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从新中国的角度来说,他在新闻界的资历是:最老的一代人。”喻国明说。教材出版的时候,北大新闻专业已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多时了。
童兵是甘惜分的第一届研究生。童兵还记得,1978年上新闻理论课的时候,甘惜分认为原先学界对新闻的定义不够严谨,倾向性不明显,“他认为,新闻除了报道事实之外还要评述事实,而且要影响舆论”。他给出的定义是:“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这位被视为正统的新闻工作者,将“新闻”的定义落在了“特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