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技以载道
向贤彪
//www.workercn.cn2016-03-21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媒体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向那些创造奇迹的各类工匠,先是《大国工匠》特别节目在央视《新闻联播》热播,接着东方卫视《大爱东方》栏目播出8集纪录片《上海工匠》,还有许多省市电视台对工匠绝技展示的现场直播,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对工匠高超技艺的佩服和赞叹,到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和回归,引发人们几多怀想、几多思考。

  较之“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谱系里,“技以载道”并非与之并行,但各类能工巧匠仍然辉耀着历史的天空。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他们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为人们世代传颂。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那些诞生于工匠手中的亭台楼阁、壁垒城墙、江堤河坝、栈道桥梁、舟车辐辏、耒耜犁铧、刀枪剑戟、钟鼎尊彝,等等,哪一项不凝聚着能工巧匠们的心血和汗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一部《中国古代的工匠》,就是为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工匠们立传的。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对能工巧匠的讴歌和赞美。唐代柳宗元曾为木匠杨潜作传,谓之《梓人传》,将其类比为丞相一样的人物,认为那些建筑工匠们,专心致志、手巧艺精,且能把握总体布局,谙熟设计要领,讲求曲直方圆,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所效法。清朝张潮在《虞初新志》一书里收入《核舟记》一文,作者魏学洢详细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明代一位叫王叔远的能工巧匠,在“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桃上雕刻出了一只完整的小船。船上有八扇窗,有箬篷、楫、炉、壶;有五个人,且姿势和神态各不相同,有的拿着书卷,有的拿着念珠,念珠甚至“可历历数也”;还有对联、题名并撰文共计三十四个字。一枚小小的核桃上,竟然刻着这么多的内容,而当中的细节还都做了清晰地呈现。想来,能够创作出这么讲究的工艺品的,必定是一位严谨认真、竭尽心力、精雕细琢的工艺大师。

  有手艺的劳动者,古语谓之“匠”,他们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才能,则被称作“技”。匠,乃罕见之人才;技,乃稀有之能力。“匠”与“技”从古以来,一直是伴随着劳动者的光荣称谓,代表着“能人所不能”的自豪,支撑它的是知识,是经验,是长久的训练乃至独一无二的传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创造丰富而精美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孕育、厚植和传承着一种精神,即“工匠精神”——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细节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这在手工制造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且成功的事例举不胜举。

  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过去许多由手工制作的东西让位于机器了。与此同时,“工匠精神”也受到了挑战,人们再不愿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精雕细琢某件产品。特别是当今浮躁心理日甚,人们往往追求的是“吹糠见米”式的回报,因之就更无耐心和毅力专注于某一件事。恰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言:“速度与激情正在吞噬我们,因为很多欲望、诱惑、偏见、陷阱,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一个手艺人阅历深久的目光……我们的社会恐怕将彻底失去某种精神的基因,美好的事物、感情和品德,将得不到传承。”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更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今天,人们怀念那个手工作业的时代,其实并不只是对那些手工产品的怀念,而是期盼其中所蕴含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宝贵精神、一种生活方式的回归。“技以载道”,找回并弘扬“工匠精神”,其实比恢复某些手工技艺更为重要,其要义在于“道”——价值的构建。

  找回“工匠精神”,就要敬业精业。林语堂先生在谈到做学问的心得时,曾讲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心存好之’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读书的法门,做事的诀窍,记忆力之来源,有恒心之保障,是一切成功之秘密及一切事业之报酬。就是栽花养鸟围棋斗草亦必乐此不疲,始有成就,何况其他。”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把职业爱好当作品德来修炼,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朴实无华地默默劳作,才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敬事如仪——敬畏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又岂囿于哪种工作、哪类人群?对工作保持敬畏,方可摈弃功利之心、浮躁情绪;对产品保持敬畏,方可淬炼工艺、成就极致;对客户保持敬畏,方可找回初心、赢得市场。而这些敬畏,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褒奖呢?

  找回“工匠精神”,就要专一专注。“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专一专注是一种工作状态,也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则。一个静默的老师傅,他修理钟表修理了一辈子;一个钢琴调音师,他雕塑般地听着微风吹拂下的琴键;一个制陶师傅把玩手中的泥巴绝对如孩童般那么痴迷……不止是工匠,但凡世上所有成功人士,在干事创业中都非常专一专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有了这种精神,当每一次向着极致冲锋的时候,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一新高度又是下一次的起点。

  找回“工匠精神”,就要厚积薄发。一本《匠人精神》的书,介绍了独特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匠人须知30条,它包括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及至细致到先学会与人打招呼、与人和睦相处;学会打扫整理、乐意打扫厕所;成为有责任心、为他人着想的人,等等。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情,与成为一个一流匠人、一流人才有什么关系呢?书中的回答是这样的:“在每天的点滴学习和练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事业千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工匠求艺那样,只有打牢基础、注重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久久为功、聚沙成塔,打造出精品,也锻造其品格。

  找回“工匠精神”,就要勇于创新。有一个成语叫“独具匠心”,“匠心”表达的是“巧妙的心思”,多指在技术和艺术有创造性和对技艺的不懈追求。唐代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曰:“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用在工艺水准上,指的是创造技艺、制造工艺的精湛。有人把“工匠精神”理解为保守或守旧,理解为一成不变,这是站不住脚的。纵观古今中外,凡真正够得上“匠”之水准的,莫不是靠不断追求和创新取胜的。德国人靠严谨认真著称,他们对拧螺丝钉的工序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多拧或少拧半圈都不行。近日,他们打造的电动螺丝刀,因为注入了高科技元素,使它如同长了眼睛,在其操作过程上做到精确无误。这是把“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加快转变中,我们要更多地从“将就”转变到“讲究”上来。转变的核心,就要有一颗孜孜不倦的“匠心”,有争创一流、精益求精的精神。惟此才能将普通的产品制造做到极致,以满足供给侧结构改革之需,赢得市场更大的份额。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