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站在1936年的时间之流中,卢作孚面朝未来,满怀期待,想用尽生命的力量去创造一个又新又美的中国,立于世界前列的理想中国。
1936年,43岁的卢作孚正处于人生的巅峰,他创立的民生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他在重庆北碚从事的乡村建设进入第十个年头,成效卓著。他赢得了广泛的尊敬,敬佩他的同时代人杜重远称许他是能想方法,又能实地苦干的人,“希望中国有几百个作孚先生,我们人人都成为作孚先生。”以创造“新世界”自任的卢作孚也是雄心勃勃,似乎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这一年,他执笔写过一篇短文《中国的未来是在我们手上的》,发表在1937年元旦出版的民生公司内刊《新世界》上。他信心十足地写下这些话:
中国的未来,完全产生在中国人的手上!中国人要将他造成什么,他便成功一个什么。只要定了办法,下了决心,持以毅力,贯彻下去,是绝对有把握不会错误的。最可靠的是人事,只要我们肯把握住人事,前途是非常光明,不会辜负我们的。我们摆一个比现在世界更好的国家给予人看,那一向瞧不起我们的朋友都会另眼相看了。
他分析世界上许多所谓好的国家,都是东补一块,西补一块的凑成,他们的国力伸张到海外,社会组织的不断扩大,几乎无一不是为了商业进展的需要,而不是为着社会福利的需要。而今他们的商业到了日暮途穷,很严重的生产过剩,很严重的失业问题,已不可救药了。“我们国家的未来,却可以依了理想画成。一般已经成熟了的国家,是已经污染了的纸,我们却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着丹青。因此她的魅力是完全如我们的意,比世界任何国家,值得努力。而这一幅美丽的图画,是完全操在我们的手上,只看我们怎样画法了。”
卢作孚是1893年生人,在那一代人身上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大梦想、大心志,他们想在白纸上画出又新又美的图画来。在1937年来临前,他没有想到过,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之后,他认为不可救药的那些国家还能重新焕发出生机,而等待中国的将是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和折腾,他没有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会以安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更不会想到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也不一定“完全操在我们的手上”。建设一个国家没有那么简单,单凭理想画不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还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仅有理想是不够的。那个时候,包括他在内的绝大多数国人对于世界文明的演变,对于人类现代化的路径,所知所思还很有限,对于未来抱的期望也太高,且都是从国家民族出发,而不是从个体生命出发的。
当然,在他写出这些豪言壮语时,要相信他的真诚,他对中国将来寄予的希望,那时他身上自有一种充沛淋漓的元气,或者就是浩然之气吧。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最后说:“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人最宝贵的就是这一股浩然之气,这是从人的心灵生长出来的力量,就是生命力,一旦失去这股浩然之气,生命力就衰微了。站在1936年的时间之流中,卢作孚面朝未来,满怀期待,想用尽生命的力量去创造一个又新又美的中国,立于世界前列的理想中国,后见之明的我绝不轻易否定他白纸上画丹青的理想。他想起美国作家爱默生对历史的论述,他说对所有的个人来说,世间只有一个共同的心灵,历史是这个心灵的工作记录,人类的心灵不但写了历史,而且必须读历史。面对卢作孚的故事,重温他的理想,我看到的只是一颗心灵的律动,也是人类心灵的律动,成败是非转头空,唯有这心灵的生活不会过去。一千多年前的苏东坡如此,六十多年前的卢作孚如此,人的心灵与心灵是相通的,或许这就是爱默生强调的——世间只有一个共同的心灵。 (作者系近代史研究学者)
永远不要期望平步青云 | 2014-03-25 |
恩格斯是怎样学习波斯语的 | 2014-03-25 |
释放“六大教育基地”精神红利 | 2014-03-25 |
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 | 2014-03-25 |
伟人光辉一生的真实记录 | 2014-03-25 |
创青年之效,重在听青年之声 | 2014-03-25 |
“纯粹”是力量之源 | 2014-03-25 |
推进改革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 | 2014-03-25 |
城市规划要避免随手涂鸦 | 2014-03-25 |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 | 2014-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