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启示”这一主题,本报记者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陈金龙进行访谈。
记者: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陈金龙: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论品格、理论旨趣的当代价值。基本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归宿等,这些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是有效的。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为审视历史、评价历史,为观察、解决当代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这些方法论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现实、解决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科学性、人民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这些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具备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内在要求与动力机制,这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当具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一生坚持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可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这一理论旨趣依然具有当代意义。
记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使它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没有因为时间推延、时代变化而褪色;马克思主义适应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诉求、理论需要,有效指导了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了与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表达了对中国问题的关切,为解决中国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西方社会的产物,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与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话语方式、表达方式中国化的过程。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脱下“洋装”,为中国的老百姓所喜爱和接受,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生命力;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记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当前的研究中存在哪些不足?怎样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陈金龙: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文献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文献是如何引进中国的,从翻译、出版、刊载的角度进行研究,尚有较大研究空间。马克思主义基本文献译介到中国之后,各方的态度、反映如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汲取的理论资源是什么,有待进一步说明。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以文本为单元推进的,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阅读、接受与提取也是以文本为单元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文献形成与传播的过程。这些文献是如何形成、修改与完善的,刊发、传播的情况如何,尽管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仍有具体考察的空间。
二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整体把握和分时段考察,但仍可从多个维度、不同侧面展开研究。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中国化的过程,以往学术界对于这一过程的叙述比较笼统,未能呈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中国化的情形。还原这一段历史,可以理论为单元展开研究,如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国家理论、社会形态理论、过渡时期理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等的中国化,以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生形态。
三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途径、方法、基本经验等问题,学术界已有相当研究。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对时代特征、社会批判、话语建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说明和回答。
四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要回溯历史,也要关注现实,这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学科社会功能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重大经验总结,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