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门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直观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建设思想转化为实施工程,成为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融合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话语支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发轫以来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紧相依。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文化向度的历史脉络,不难发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但观照当代实际,二者又不断呈现出“新争议”。总地来讲,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形式以及话语的支撑,另一方面,它也作为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内容的展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一个改造马克思主义、将之不断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特定对象是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产物,这就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民族文化的相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中的特殊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而彰显出特定的文化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初起源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性总结,也是对西欧传统文化思潮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须要面临与之不同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当中原有的“国际主义”内容必须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肌理,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批判性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得以在中国生根、发展并真正实现“中国化”。
当然,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异质性和多元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离不开封建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要不断与封建思想作斗争。因此,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建设性地批判和传承。我们必须警惕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解。此外,两者的结合也需要注意两者在结合过程中地位、角色的区分。
总体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继承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具体实际则是改革的基础与依据,而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项理论工作任务,也是一项实践工程。回顾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历史,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在关联。也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精湛理解,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新的进程。基于民族解放和政治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更多地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消极因素的角度出发。这一时期,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考虑得相对少一些,阶级斗争学说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甚而出现了“打倒孔家店”等彻底反传统文化的行为和主张。这一时期,文化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为式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坚持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等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阶级性和时代性内涵。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布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必然会论及文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坚持改革开放的价值目标,“和而不同”“ 海纳百川”,邓小平理论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务实乐观的一面,彰显了革故鼎新、理性务实的文化精神。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任务,不断创立并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融合
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也随之出现了“新争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并时有渗透。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性飞跃,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也可能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次陷入某种困境。因此,改革转型期,解决认识、自信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有效清理中国文化遗产,区分精华和糟粕,从而不断激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和需求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好取舍和创造性转化。
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将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期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建设思想贯穿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容,揭示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完成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然而,如何有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复古思潮的迭兴,传统文化回暖,出现国学热等现象,孔子学院相继成立、遍布全球,大众传播领域也涌现出诸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再到公共政策,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意见》,其中指向的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程可以说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脉相承,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又一项历史性工程。《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总目标,并指明要不断丰富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以及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实践主体,要想更加广泛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就必须紧扣人民需要,扎根在中国人民生活和现实实践中,不断转换自己的形态,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的一种主动选择。
为此,《意见》表明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如今,中国已经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需要我们更多地从积极的方面关注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系统,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的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产品。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观而又深刻的展现,有利于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
(作者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 “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建”(项目编号:L13DZX021)和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早期留日先进分子为视角”(项目编号:W201420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欧阳军喜: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与“开新” | 2014-03-03 |
新型学习观的思维构架与逻辑理路 | 2014-03-03 |
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014-03-03 |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 2014-03-03 |
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 2014-03-03 |
价值哲学前沿问题探析 | 2014-03-03 |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 2014-03-03 |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公民科学理论素养 | 2014-03-03 |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种力量 | 2014-03-03 |
用生活事实打破哲学的神秘感 | 2014-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