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
郭 强
//www.workercn.cn2017-10-18来源:人民论坛网
分享到:更多

  

人民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最本质的特征

  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之首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凸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征。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和“以民为本”的基本价值。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在价值观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理论上认同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这是基本的、一贯的。但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站稳人民立场,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现阶段,人民面对的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人民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前所未有,要真正做到人民安全、人民满意、人民幸福,必须深刻把握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打通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打通改革、发展、稳定,特别是破解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打造全民参与的“大安全”格局,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国家安全中的体现。

  人民安全体现在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空前丰富,国家安全的十一个重点领域每一个都涉及人民安全,可以说各领域安全本质上都是该领域的人民安全。人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期、转型阵痛期、矛盾凸显期,各种不安全因素集中爆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比较脆弱。因此必须真正落实“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通过制度改革和政策优化,帮助群众树立安全信心,进而争取时间加快改善人民安全状况。

法治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最直接的成果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新《国家安全法》)。以新《国家安全法》的通过、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新的国家安全体制确立并法治化。此外,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7年9月1日全国人大会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都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安全的法制建设。国家安全领域的立法不仅实现了国家安全工作的有法可依,也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去神秘化,有利于国家安全的人民参与。

  维护公民权利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实践中要看权力能否真正为民所用。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