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贵州省委书记 孙志刚
//www.workercn.cn2018-01-03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更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本在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中之重。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如期脱贫不掉队、力争冲刺在前当先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狠抓落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全力打好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用好产业扶贫基金,加快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农村电商扶贫行动,努力让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党委负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群众主干、社会主扶”的工作格局,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估,强化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对不作为、工作不得力、完不成任务、弄虚作假的,进行严肃问责。奋力实现后发赶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千企引进”力度,加快“千企改造”进度,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坚持能快则快,为解决贫困问题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我们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下更大功夫,在做大经济发展“蛋糕”的同时,实施更多的惠民举措,推出更多的民生工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紧紧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在各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复退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社会托底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健康建设工程,强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巩固提升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发展智慧医疗,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让绿色生态更多地惠及人民。

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凝聚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认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自觉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夯实跨越发展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中要求,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这就是新时代贵州精神。我们要在思想上深刻领会新时代贵州精神的丰富内涵,在行动上对标对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各项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内容,为依靠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团结奋进,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奋发作为,奏响干事创业最强音,形成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合唱。

  拼搏创新,就是要攻坚克难、敢为人先,推陈出新、敢闯新路,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做到思想理念上有创新意识,统筹谋划上有创新思路,推动落实上有创新作为。苦干实干,就是要立下愚公移山志、不舍滴水穿石功,不惧辛劳、脚踏实地,担当实干、狠抓落实,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靠辛勤劳动来改变贫困面貌。后发赶超,就是要树立赶超志气、坚定赶超信心,不甘落后、弯道取直、赶超进位,抢抓机遇、只争朝夕、乘势而上,采取超常规举措,把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在新时代实现赶超跨越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强化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厚植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穿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全过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锻造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人才聚集优化工程,教育党员干部忠诚于人民,提高为民做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建强战斗堡垒,巩固服务群众的基层基础。强化政治功能、突出服务功能、体现创新功能,分类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强化执纪监督问责,严惩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奋力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