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区块链被誉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之后的颠覆性技术。在技术层面区块链是对互联网的迭代升级和功能完善,在社会层面将会改变组织形态和协作方式的变革,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关部门及其负责领导同志要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的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党主动顺应这种变化趋势,不仅推动区块链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与发展,而且注重区块链赋能自身建设。去年10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党建云首次推出《“链”上初心》,让广大党员亲切触链,以新颖的方式体验“党建+区块链”的过程,留下初心、验证初心、不忘初心。“党建+区块链”将是未来区块链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从上网到上链,不断提高党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员信息上链,分布式数据存储实现协同共享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块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的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总账,能够安全储存简单的、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区块链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为基于党员大数据的管理工作提供最佳的应用模式。中组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000多万名,基层党组织460多万个。党员信息上链,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不仅能够极大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而且数据可靠,具有防篡改机制。
区块链技术的另一个独特优势是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相融合的能力,在数据共享的场景中已经获得了有效的应用。现代社会,党员地区流动性大,数据统计的难度大,各地区很难实时准确统计党员信息,而且信息内容分散登记于全国各地的网络数据库中,并不互联互通。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所有节点共享全量数据,解决党员信息共享模式存在的缺陷。将所有党员的全部信息登记、储存在区块链上,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健全党员信息库,加强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全国统一数据操作平台,让每个党员都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党员信息资源协同共享模式。
党务工作上链,智能合约有效降低成本
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信任机制,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写入区块链,保障其存储、读取、执行整个过程透明可追踪、不可篡改,通过定期自动状态检查自动运行可执行代码的逻辑方式,可以自动管理与执行单位之间约定的数据规则,减少人为的干预。
党务工作上链,在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立足基层党务工作实际,可以执行复杂的业务逻辑。通过代码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党务业务程序,通过算法设计入党流程管控系统、组织关系接转系统、党费登记统计系统、党组织生活数据留痕系统、党务信息公开系统等,使各项党务工作基于新技术手段规范运作,并沉淀相关数据,为党务工作的进一步精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党务工作者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为党员带来更好的党务工作服务体验。
党费管理上链,分布式记账实现自治性协同
区块链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本质上就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库,金融领域一直被视作区块链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目前全国党费管理分散、缴纳滞后、财务核算繁琐容易出错,已经成为党务工作者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而区块链最有影响力的应用就是分布式记账。党费管理上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全程记录、顺序时间戳、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将党费管理场景中的收缴、使用、管理、监督、政策等各个环节纳入区块链管理系统,并且有条件地进行透明公开公示,能够解决党费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党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方便党员群众的监督。基于区块链的党费管理系统将促进培育党员的自觉性,实现其自治性协同。
党员身份上链,时间戳实现政治生命链化
共产党员有两种生命,一种是自然生命,另一种是政治生命。党员的入党日就是党员的政治生日。从被党支部通过为预备党员那一刻起,政治生命随即开启。中组部正在推进全国党员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党员身份上链,基于区块链的治理架构,利用数据的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应用时间戳等技术,确保党员身份信息的唯一对应性,一经确立则不可逆,实现政治生命链化。党员身份证上链,将是“党建+区块链”技术极佳的应用场景之一。在依法依规保护党员个人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政治生命链化以不可逆的散列记录形式上链,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能够促使党员更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更重视社会活动中自己的表现,这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