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时政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形成与深刻内涵

宋月红
2020-07-08 09:31:51  来源:光明日报

  艰苦奋斗攻难关

  为胜利而斗争的坚强意志与果敢行动

  井冈山斗争是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进的。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白色政权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之下,谱写出一曲艰辛奋斗的壮丽之歌。

  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关键在于确立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上”,是“三湾改编”时创立的重要建军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井冈山斗争中,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和党代表制度,既是党总结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又被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建设的历史实践所证明。毛泽东同志在后来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使在叶挺团,也还是每个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而党代表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担任党的支部书记。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和分配土地、建立政权与武装工农等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井冈山斗争经验证明,党代表制度“不能废除”,并且党代表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而“更为重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井冈山斗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推动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坚定基石。

  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在艰难险阻中“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根基在于推动了土地革命运动。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就是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迅速在边界各县、区普遍成立土地革命委员会,颁布实施《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等。党在不断完善土地法的基础上,为中国革命形成“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奠定了深厚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

  依靠群众求胜利

  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为中国革命提供强大群众斗争力量。

  把“做群众工作”与加强纪律性结合起来。随着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将“做群众工作”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一起确定为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将“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和“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宣布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无不蕴含和贯彻着一切为了群众、保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生活的群众立场和工作作风,并在斗争实践中巩固和增强了群众和社会基础。井冈山行洲村至今仍保存着“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的标语,彰显了工农红军与人民大众的鱼水之情、血肉联系。革命根据地之所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就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起了土地革命“真正的铜墙铁壁”。

  中国工农红军和群众的斗争力量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源泉。黄洋界保卫战以少胜多,永新困敌以不足一个团兵力将十一个团的敌军困在县城附近25天,都是工农红军在广大群众支援掩护下取得的。井冈山人民“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以至奉献生命。群众的斗争力量熔成革命胜利的推动之力,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的山,井冈山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源头,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华民族精神一座不朽丰碑。

  (作者:宋月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