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经济在具有快速发展客观可能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三大制约:国际能源原材料供给、国内生态环境以及国内体制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科学发展,切实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
我们生活在一块既丰腴又贫瘠的土地上。与欧洲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版图的第一台阶,是一大块300万平方公里左右、湿润平坦的土地,使得中国在科学知识缺少的农业时代,就具有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由此形成了巨大的东方文明体,奠定了中央集权的经济文化基础。然而农耕时代丰腴土地所支撑的高密度人口,导致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严重低下。历史和现实交汇,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多重难题。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要求,再考虑到中国经济未来20年具有较快增长的客观可能,那么20年后中国人均GDP将达美国的一半,GDP总额则为美国的两倍。由于前十年对后十年有较大影响,因此以20年为尺度,分析判断自然资源和体制方面,对于经济翻番的制约。
第一个难题,国际能源原材料供给制约。2010年,我国进口石油2.9亿吨,占国内石油消费的68.1%.2000年以来,国内石油产量年均增长2.2%,石油进口量年均增长11.7%.如果能源增长弹性系数为0.5,且能源结构不变,国内石油产量年均增长不变,则至2030年石油进口大致需6亿吨,比现在增加一倍。还有一项大宗原材料是铁矿砂,2011年进口6.9亿吨,未来经济翻两番,铁矿砂进口不一定要翻一番,但也必须比现在大大增加。
未来的国际经济社会环境能允许我们如此大量进口原油和铁矿砂吗?即使境外资源状况能允许我们大量进口,但价格或将大幅上涨,中国经济能承受吗?
全球原油交易正是由于中国大量买入,价格大幅窜升。2005年至今,原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2008年7月曾达140美元一桶。上世纪50年代,中东原油仅一二美元一桶。铁矿砂价格前几年也由于中国大量进口,从每吨56美元直窜上180美元。大幅窜升的国际石油和铁矿砂等能源原材料价格,必将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形成重大制约,更不要说重要战略物资贸易背后的政治因素。
第二个难题,国内生态环境制约。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量32.5亿吨标煤,其中污染较大的煤炭占68.0%.按能源弹性系数为0.5计算,至2030年能源消费将达65亿吨标煤,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变,则商品煤炭消费亦将达60多亿吨,比现在增加一倍。这样,届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均将增加一倍,成为重大生态负担。
当前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入冬以后,大气质量均明显下降,主要是大量燃煤锅炉所致。20年前冬天在乌鲁木齐,空气中有明显的硫磺味,室外呆得稍长一点,鼻孔里即充满煤烟,前年再去乌市,情况似乎更加严重。最近听说乌市正在改为烧气,可是北方那么多城市,能都改为烧气吗?
第三个难题,国内体制制约。当前物质生产快速发展,精神文化生产滞后,上层建筑难以较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化,社会治理难以有效优化和提升。这些状况进一步导致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弱化经济主体的创造活力、竞争活力,进而难以较好克服经济发展的种种制约,甚至放大负面影响,影响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仍处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之中。然而,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能解决问题,亦将产生新的问题;穷人的问题主要是物质性的,富人的问题较多是精神性的,解决难度更大。未来头几年或许矛盾不一定尖锐,但在随后的岁月中,或将遇到从未有过的重大挑战。只有科学应对这些重大挑战,我们才能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