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往哪转?如何升?
//www.workercn.cn2013-10-2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重点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我们知道,根据十八大的部署,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这就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其中,理解服务业和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突破方向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服务业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服务业比重太低。如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10.1%,第二产业46.8%,第三产业43.1%。(见图一)这种产业结构有明显的低收入国家特征。主要表现是服务业比重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50%),更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70%)。连台湾地区都达到了68.5%。二是服务业结构具有低收入国家特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太落后。三是国际服务贸易比重太低。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客观规律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时,服务业增长更快,服务贸易较产品贸易增长更快。在这个阶段,服务业主导成为趋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大于制造业。“微笑曲线”也表明,服务环节的附加值明显高于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明显区别是:制造业的生产地点可以与市场也就是与消费地点分开;服务业则不同,服务与消费在地点上不可分离。哪里的消费需求旺,服务网点就到那里去;反过来,服务网络到哪里,那里的消费就会热起来。最为明显的是,当前的信息消费热就是同信息服务热相互促进的。此外,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现代化指标,其实现代化的许多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服务业本身也有个转型升级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发现: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国际商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服务业本身的技术手段也在升级,突出表现是电子商务对传统服务业带来了挑战。就比例来看,电子商务已占到零售总额的20%-30%,在年轻人中已高达50%,而且,电子商务也正在以“支付宝”之类的方式进入金融领域。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也主要有三个:一是产能过剩严重。这是长期追求GDP的发展方式所致。尤其是在水泥、钢材、玻璃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造成竞争费用太高,资源严重浪费。再加上能源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高产值低收入的产业结构。二是制造业水平低。尽管我们的制造业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有的处于第一位,有的处于第二位,但是国际竞争力不强。一方面,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如美国在飞机制造、特种工业材料、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占有更大份额,而我们是在纺织、服装、化工、家用电器等低科技领域占有更大份额。另一方面,在制造业产品中,“中国创造”部分少,品牌也是用外国的多。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价值不高。三是高耗能、高污染。能源、资源、环境供给不够持续,增长效益低。现以大家广为引用的2009年数据作一说明。2009年GDP占世界比重:中国8.6%,美国24.3%,日本8.7%;消耗的世界煤炭:中国46.9%,美国15.2%,日本3.3%;消耗的世界石油:中国10.4%,美国21.7%,日本5.1%。(见图二)

  除了结构性问题外,传统制造业还面临着国内资源供给难以为继的困境。就国内资源来说,人均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人均供地水平、人均淡水资源、人均石油天然气开采量等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国内资源无力支撑高资源占用和消耗的制造业。另一方面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GDP的世界比重并不很高,但我们消耗的煤炭、石油占的份额却很大,按照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我国的GDP如果要达到美国水平,即使全世界的石油和煤炭都给我国消耗也不够。或者说,如果按照目前的这种模式发展的话,全世界的资源都给中国用也不够。过去,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结构之所以能够支撑较长时期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现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明显下降,世界性危机和产业转型又导致国际市场产能过剩,国际市场竞争过度又导致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中国制造品频繁遇到各种方式的打压和惩罚,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造成了中国现有制造业的增长到了极限。这意味着,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必须由外转内,也就是说,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与此相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应该由外需型结构转为内需型结构。外需型结构指的是以参与国际分工为目标的结构,内需型结构指的是以国内发展为目标的结构。这种内需型的产业结构是真正建立在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更有竞争力,也更可持续。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真实反映。

  此外,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还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面对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产生的生态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前提是在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而它的源头在哪儿呢?就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其中,产业结构最为突出。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就需要创新绿色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创新的绿色产业,不仅是指节能环保产业,还包括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这些都属于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创新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 2 3 4 共4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