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发表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对于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打造中国对外开放升级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新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进行深刻思考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关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理念、方略、工作思路的集中反映,充分体现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认识和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的准确把握,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更加突出积极主动。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宝贵经验。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宽阔胸怀,表明了我国与世界经济互荣共进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开放战略的高瞻远瞩。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更加突出互利共赢。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亚太区域融合的机制安排“应该建立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倡导开放而非封闭的理念,寻求共赢而非零和的结果,实现一体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标。”“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不能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坚持互利共赢,就是对外开放中要坚持共同发展,坚持通过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与二十国集团合作,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程,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是坚持互利共赢取得的成果。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落实互利共赢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以开放换开放、以开放促合作,扩大和深化与各方利益的汇合点,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更加突出多元平衡。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指出,中国的贸易战略宗旨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内外联动”到现在的“多元平衡”,既是实践的发展,也是理论的创新、战略的升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我国的巨大生产潜能主要通过国际市场得到有效释放;危机发生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市场容量和需求结构出现调整,通过国际市场释放过剩产能的空间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再平衡压力陡增,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出口与进口、货物与服务、“引进来”与“走出去”、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平衡发展,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更加突出统筹推进。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我们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统筹国际国内开放,沿海、内陆和沿边开放,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上强化了战略谋划、通盘运作,综合运用了各种经济工具和外交、能源、人文交流、互联互通等手段,有步骤有节奏地推进双向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断推进。
更加突出开放倒逼改革。今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型经济不仅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相连,而且与改革密不可分。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一条基本经验。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和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都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并从被动参与者逐步成为主动推进者,从单纯利用国际市场逐步成为维护国际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以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志,我国将探索要素市场开放、政府边界厘清和行政管制放开,自贸区建设必将成为新一轮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聚焦点,有效带动全球资源在中国境内合理配置,为我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体制机制基础。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建设沿边开放新高地
沿边地区是新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最具潜力的地区,沿边开放是我国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对于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稳定周边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环视中国沿边地区,云南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具有从陆上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三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我国唯一能够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路进入环太平洋和环印度洋地区的省份,在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引领,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夯实对外开放基础为支撑,着力打造大西南、泛珠三角、长江流域等国内区域合作,以及中国向西开放和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全面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变“开放末梢”为“开放前沿”,努力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畅通之地、兴旺之地,建设我国沿边开放新高地,争当国家向西开放的排头兵。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我国沿边开放互联互通新枢纽。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开放型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云南省将坚持内外结合、以内促外,全力打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打通与周边省区的“断头路”、“瓶颈路”,加快推进通往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形成放射线、网络化交通布局,早日建成连接内外、通江达海、沟通两洋的综合交通体系,让大交通促进大合作、支撑大流通、引领大发展、推动大繁荣。
实施产业兴省战略,建设我国承接重大产业转移新基地。产业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核心内容。云南省将积极承接东部地区清洁载能产业、原材料深加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转移,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促进矿电结合,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基地。以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磨憨、河口、临沧、腾冲(猴桥)等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为载体,大力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工业转移,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形成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城乡建设状况影响开放型经济水平。云南省将强化滇中城市经济圈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增长极地位,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在沿边开放中发挥龙头作用,全力推进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等滇中城市群建设,合理布局省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努力构建“一极带动、多点支撑”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芒市、瑞丽、景洪、河口、腾冲等边境口岸城市和一些口岸城镇,提高对周边国家的带动力、影响力、辐射力。加快发展水富、镇雄、罗平、富宁、永仁、华坪等省际交界区域的县城和重点集镇,着力建设云南对内开放的窗口。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强化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独具特色的云南城乡风景线。
办好中国—南亚博览会,打造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交流合作新平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开放性的平台。云南省将把举办中国—南亚博览会与我国“向西开放”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定位、完善机制、丰富内涵,引导中国—南亚博览会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由进出口向“走出去”延伸,并探索推动中国—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区域各国开展对话交流、经贸合作、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继续努力办好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使云南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深化科技教育生态合作与交流,构建我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新窗口。开展人文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对发展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云南省将大力推进同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周边国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专业人才。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与周边国家共同做好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扩大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开展覆盖广泛、重点突出的人文交流活动,密切与周边华侨华人的联系,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
坚持市场化改革,建设我国沿边开放政策创新试验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等关键环节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在要求。云南省将在探索合作建设跨(边)境经济合作区、多样化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进程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沿边开放开发提供经验和示范。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力推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瑞丽次区域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推动构建区域性人民币结算机制、双向贷款机制和直接投资机制,加快人民币周边区域国际化进程。建立健全为“走出去”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把云南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
(作者为云南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