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降低交易成本才能提升创新活力
胡宇齐
//www.workercn.cn2015-04-22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常态下,降低交易成本,就是降低社会成本,降低发展成本。这是百姓所盼、市场所呼,亦是政府所求。扣紧国家发展脉搏,适应、引领新常态,进一步降低各项成本,为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正是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继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敦促降网费之后,李克强总理17日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时,又在不同场合总共四次敦促各商业银行“减少服务收费”。接连几天东奔西走,视察督战也是“蛮拼的”,总理实抓经济、以民为念的工作状态让人钦佩。

  网费、银行服务费等小问题,何以让总理如此挂怀?就在于积少成多、关涉广大。三五分、块儿八毛乃至十块八块,对个体来说也许不算多,但乘以巨大的用户基数、使用频次,数额便不可小视。对创新者、交易者和经营者来说,这些费用对应着的是创新成本、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成本过高,无异于筑起一道高墙,将许多经济活动拒之门外。尤其是起步初期的创业者,承受能力较弱、对价格相当敏感,每一点成本波动都可能关乎其生死存亡。服务,特别是金融、通讯类基础服务收费过高,它们之于社会肌体的输血、供氧功能便无从发挥,甚至成了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中梗阻”。

  新常态下,降低交易成本,就是降低社会成本,降低发展成本。这是百姓所盼、市场所呼,亦是政府所求。现阶段,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衔接期”,如何完成换挡,实现稳中有进?需要让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因成本、壁垒、中间环节等造成的阻碍当然越少越好,因繁琐审批、低效服务带来的不便也越少越好。这些年来,简政放权深入,权力清单出台,行政边界日益明晰,政府在改革之路上行之笃实,降低政策成本的期盼渐成现实。同时,“互联网+”催化新兴业态爆发式成长,曾经横亘的诸多中间环节正在逐渐消解。新兴力量冲击着传统产业,也以生动的实践反复表明:新的机遇、新的生长点并不来源于“繁文缛节”,而是蕴含在“极简主义”之中。

  然而,直观的生活体验又不时提醒我们,降低交易成本的力度还有待增强。比如在百姓生活的微观层面,银行服务收费虽经多次治理,却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依然没跳出“多而乱”的怪圈。再如在治国理政的宏观层面,“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国务院都通过了,还要处长把关”的情况依然存在,办事跑断腿、审批磨破嘴并非一句虚言。再如在行业发展的中观层面,某些国字头的大企业至今仍满足于旧有的业务模式,用初级方式谋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打破壁垒是攻坚克难的关键一环。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步入新常态,各项典型特征进一步凸显考验应变能力。扣紧国家发展脉搏,适应、引领新常态,进一步降低各项成本,为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正是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顺风而呼,则闻者彰;顺势而为,则事善成。降低成本,需要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寻求合理的存在方式,切切实实让改变发生。那些还致力于在壁垒上、中介处做文章的企业、机构当存忧患意识,不能满足于以既有渠道获取眼前利益,老是端着、以高冷姿态盛气凌人。要俯下身来接地气,不断为自己提要求,想法子计长远,主动创新业务模式,为下一轮的竞争积攒优势、积蓄力量。当然还要抱有些社会情怀:试想,如果企业少赚1块钱,便能在社会释放出成千上万个“1块钱”的活力,那这笔总账再划算不过,实在善莫大焉。大家乐见其成之余,也会反过来帮助企业成长壮大。

  回望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成本的大规模下降总能推动社会的极大发展,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当互联网走向民用,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拉开序幕;当创业门槛不再高不可攀,创业者、好点子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服务收费不再离谱,办事不用再开奇葩证明,人们收获的便是实实在在的方便……让成本足够低,让经济活起来,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龙活虎、大展拳脚。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