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钟祥财
//www.workercn.cn2016-02-16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要理解的三个关键点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个研讨班的开班式上讲话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里所说的大逻辑是紧扣经济新常态而言的,其中包括三个关键点,一是适应,二是把握,三是引领。理解这三个关键点,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适应新常态,首先要明确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现实,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如果不承认新常态的客观性,就会误判形势,错失时机,加剧被动,根本谈不上适应。当然,适应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消极等待,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分析它,思考它,通过理论创新和深化改革,走出一条经济新常态下的再发展之路,这就需要把握新常态。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交汇叠加的严峻局面,尽管如此,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正视困难,认清大势,是把握新常态的两个要点。应当看到,造成经济领域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复杂的,其中既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从以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量优化为主转变的客观趋势使然,也显示了国家的宏观决策从以往注重于需求管理向未来更加着力于供给管理调整的必要性。既然如此,制定和实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改革新举措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明智的。

  至于引领新常态,自然要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这一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要的地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后来又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在作为引领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中,创新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但核心是经济驱动的转变,也就是说,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经济领域实施重要的决策调整势在必然。

  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上述三个关键点中,适应新常态是规定了今后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把握新常态是分析了未来经济运行的状态和趋势,引领新常态是提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那么在既有的约束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的途径何在?深化改革的具体抓手是什么?答案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于这一改革的政策措施,他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为了切实推进这一改革,他认为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做到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这些阐述进一步清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任务和原则。接下来的工作是从理论上消除误解和歧义,以期取得社会共识。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命题以后,学术界的解读主要有三种。其一,有些学者也讲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但没有认识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供给不够,他们实际上仍然在坚持需求管理优先,强调投资拉动的有效性,这种观点客观上会影响社会舆论和各级干部对中央决策的准确理解。其二,认为需求和供给只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两种政策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过去需求讲多了,现在要讲讲供给。这个观点看似公允,实际上混淆了市场竞争和政府干预的根本区别。现在有人把供给侧改革说成是新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的回归,就是基于这种理论上的模糊。其三,从理论上正本清源,强调需求管理只解决短期问题,供给管理才能确保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这些学者认为,政府干预对市场机制有挤出效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速度会慢一点,各方面承受的改革成本会大一点,政策效应的显现需要时间,但这样的改革对实现创新发展是必要的,在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是唯一选择。

  在经济学理论上,供给有着严格的定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有效供给的主要标准是市场出清,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被消费者自愿掏钱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才属于有效供给。这样的供给既能创造需求,也不会导致产能过剩、经济萧条等后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任何一种生产,在其产品卖出以前,投入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都只是个别劳动或具体劳动,只有当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买走,这些个别劳动或具体劳动才转变为社会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凝聚在这个产品中的使用价值才实现了交换价值或价值。这一价值的转变被马克思比喻为“惊险的跳跃”。在社会经济中,作为供给的生产正是通过“惊险的跳跃”来创造需求的,或者说,能否完成“惊险的跳跃”是检验生产投资究竟是供给还是需求的首要标准。既然并不是所有的生产都可以算是供给,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产能过剩、政府债务沉重等弊端,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投资模式和刺激偏好,加快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由此可见,只有果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集聚企业家的创新动力,激发市场的强劲活力,才能使中国经济沿着创新发展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行。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的逻辑结论。

  不难看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和突破。从时间顺序上看,经济新常态是最早作出的判断,继之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随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的提出。这三个重要论点环环相扣,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思路缜密。它们各有特定的内涵,联系起来又构成一个大的理论体系,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全局,尤为关键,舍此,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无从谈起。(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