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3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受疫情影响投资空间缩减,短期扩大投资意愿下降,失业问题严峻,需求对应下滑,全球经济大概率进入衰退期。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内需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对克服疫情影响,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曹立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要以市场为立足点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要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从理论上看,内需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意味着立足国内需求,打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应的是消费品市场,在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投资需求是生产性需求、是中间需求,对应生产资料市场,从属于最终消费性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可以直接刺激生产,而扩大投资需求,要经过分配、消费阶段才能刺激生产。
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到消费主导型的经济时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换,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拓展经济发展新的空间所在。从宏观上来看,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市场需求不仅决定生产规模,且消费水平升级、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相适应的投资结构变化,还能催生新的产业,极大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从微观层面来说,消费和投资能够扩大激活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驱动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拓展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这是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应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国内市场潜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消费潜力巨大,拥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突破41万亿元。据测算,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分别比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总额高26.6和46.8个百分点,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强劲。相比消费和外贸,投资乘数效应大,受疫情因素制约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投资既有助于短期内形成需求,也有助于中长期形成有效供给。
我国基础设施密度、人均水平和质量仅仅居于世界中等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国家投资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起到了保障作用。制约民间投资积极性的“堵点”“痛点”正在疏解,5G基站、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基础设施投资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的效果正在显现。这些既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振国内外投资者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要以改革为动力源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首先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振消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变化呈现新的趋势,即整体消费不断向服务消费升级、商品消费向中高档升级、服务消费向提质增效升级、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结合升级。为此要从供给侧发力,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回升。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其次要聚焦关键领域,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作为消费大省,四川在全国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中,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消费需求。培育线上旅游等消费热点,帮扶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稳回升。要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夜间经济示范区等新场景,改造提升步行街,鼓励传统百货店、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成新型消费载体。提升“四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更大规模“川货出川”。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应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目前,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仍然面临很多障碍,如市场秩序、诚信体系有待健全;一些消费领域的消费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市场竞争不充分,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仍需加快,审慎包容的监管体系有待完善。这使得一些消费领域出现消费者不能消费、不愿消费和不敢消费的情况,影响了消费升级和消费创新。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大市场发展的基础,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来释放市场潜力。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要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占GDP比重34.8%;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1.91亿个,占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使用信息技术而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
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既要壮大电子商务、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也要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数字化产业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川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应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发展软件产业,抢占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网络应用和超高清视频等产业高地,加快建设数字四川和智慧社会。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