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居于“六稳”“六保”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高校如何守正出奇,抓实抓细抓好?华南理工大学迎难而上,学校组织领导展现“新状态”,体制机制打造“新生态”,资源渠道聚焦“新业态”,规划指导涵育“新心态”,服务保障适应“新形态”,努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免疫模式”。截至6月6日,华南理工大学2020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63.27%,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分别达63.10%、63.44%,与往年基本持平。
把多重压力转为动力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难上加难。据测算,今年在广东求职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超过80万。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体现在多与少的就业需求冲突、急与缓的就业心态交织、虚与实的就业阵地转换等三个层面。
高校党委要勇挑“千钧担”,打好有准备之仗、战略主动战,把多重压力转换为敢于创新、善作善成的动力。华南理工大学党委领导在推动就业的“主战场”靠前指挥,带队抓重点、盯节点、破难点。分管领导逐项挂图作战,逐条对账销号。
新挑战呼唤新机制。高校要构建就业工作“一盘棋”,党政齐抓、全员参与,激活各级就业工作机构的战斗力。华南理工大学完善院系就业领导小组考核机制,确保就业事务特事特办、专人专办,努力打造上下沟通、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就业体制机制“新生态”。学校对各学院就业进度周通报,各学院每月摸查就业进展,科学合理设置摸查重点,细分所有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促进工作。
疫情打乱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规划,他们产生了观望、焦虑等情绪。高校要通过规划指导涵育“新心态”。华南理工大学构建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全覆盖和个性化“三结合”生涯体系,引导毕业生广泛参与考一张培训证书、参加一次实习招聘会等“五个一”活动,努力做到就业咨询有“门路”、职业考试有“小灶”等。
为就业岗位“做加法”
受疫情冲击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就业需求,这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高校应深入分析毕业生往年就业数据,梳理出毕业生主要流向地和招聘大户,多措并举,想方设法保存量。
粤港澳大湾区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主要流向地,其中央企、民企等企业更是招聘大户。学校主动上门,从原有的引入企业招聘,转变为将学生简历推荐到企业。中航工业等央企来校招聘,提供上万个优质岗位。
高校还应深化政校企合作,用好用足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招聘平台、政策,千方百计做增量。华南理工大学还与北京、上海等24个省市,联合开展定向选调生招录计划,较2019年增长约20%。
为搭好“互联网鹊桥”,华南理工大学推出毕业生一站式求职服务云平台,求职就业全流程线上办理。今年2月10日至今,学校共组织12场大型线上招聘会,提供20余万个岗位,参会学生约10万人次,投递近20万份简历。
高校要从新业态、新基建等“风口”挖掘新岗位,引导毕业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华南理工大学紧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时代机遇,主动对接新经济,寻找就业岗位新的增长点。学校举办了2020年春季新基建线上双选会,493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5万多个岗位,近3000名学生参会。
为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贫困艰苦地区等地就业,华南理工大学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专门设立就业引导“笃行奖”。截至6月6日,学校分别有25名、62名毕业生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参军入伍。
学校内部挖潜力
疫情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的正常招生工作,如何帮准备深造的毕业生渡过难关?高校要通过增设教学、科研助理等形式,积极挖潜。早在五月初,华南理工大学就决定投入超过720万元,招聘300名科研助理。
高校毕业生是创业的生力军,创业可以帮己帮人。高校应通过一帮一、一事一议等,帮创业大学生排忧解难。华南理工大学帮他们引好路、筑好巢、垫好底,在场所、用工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扶上马送一程”。今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将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学校将重点考察项目带动就业的情况和前景,引导创业大学生助力破解社会就业难题。
高校在稳就业、促就业过程中,要加强政策兜底保障,重点关注关爱湖北籍大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华南理工大学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由学院院长、书记“分片包干”,湖北籍毕业生就业由学院副书记“分片包干”。学校已为疫区毕业生、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发放各项补贴250余万元。学校还将为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保留两年户口、档案。
高校要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围绕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华南理工大学与武汉科技大学结对,两校通过共享招聘信息和就业咨询资源、联合举办招聘会等举措,就业工作“比翼齐飞”。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