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财经

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决胜脱贫攻坚

周颖
2020-06-15 20:53:2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展农村产业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基础。决胜脱贫攻坚,要直面困难、顺势而为,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非常繁重,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发展农村产业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基础。决胜脱贫攻坚,要直面困难、顺势而为,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是: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严重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限制了农业产业自身潜力的发挥,也影响着扶贫攻坚任务的高质量全面完成。

        疫情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冲击,加剧了农村产业发展的挑战。一是疫情下的停工停产一度使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出现了生产和消费下降的现象,贫困地区尤其突出;二是农村传统的松散乱供应模式受到挑战,销售平台在关键时期找不到值得信任的固定供应渠道,农产品线上销售的不足在疫情下更加凸显;三是农村三产受损最大。与休闲旅游相关的休闲农场、三产融合园区、餐饮、民宿等损失惨重。后疫情时期,由于我国对疫情实施了有效管控,农村产业伴随着复工复产得到稳定恢复。

        笔者随机调查得知,疫情对农村产业发展总体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农村经济多是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副产品可以自产自销,更重要的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到位,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加上备战复工复产充分,使得疫情下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乡村旅游虽受重创,但其在整个农村产业中占比不大,不影响农村产业发展的大局。

        农村产业的战疫成效在让人欣喜的同时,又让人产生担忧,因为其充分暴露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农村产业发展出现消费新趋势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疫情在冲击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消费需求。这次疫情唤醒了全民的生命意识,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将回归生命、生活、生态的本质。基于观念的变化,健康养生需求凸显,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农村作为天然氧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优势,将会成为市场的新宠,这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从第三产业来看,乡村旅游及其相关支持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迎来发展的好机会,户外游憩、休闲娱乐、田园乡居等具有“疗伤”作用的乡村旅游产品将受到追捧;疫情催生的线上卖菜、蔬菜社区配给等业态将被固化,成为疫后生活的常态,这为农村产品的产销开辟了有效途径。从一二产业来看,与健康养生有关的有机农产品、药食同源的功能食品、净菜加工、中央厨房等服务需求将会增加,品牌农业、创意农业、可追溯农业、传统手工制造业等的发展将获得有力推动。尤其重要的是,疫情使得农民的科技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增强,伴随线上消费的兴起,农民对新科技、新创意的重视程度也会随之增强,这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疫情下人们对生命、生活、生存的关注助推了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直面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挑战,顺应疫情影响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会,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引领,统筹规划,从品牌打造、人才资源的投入上下功夫。

        一是规划先行。疫情强化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新需求为农村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新要求需要新规划。实施规划先行,重在策划,策划的关键在定位。农村产业的发展可以美好生活方式的打造为中心,以大旅游、大农业的理念为指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动力,实施“农文旅科+”战略。即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科技为手段,以“+”为纽带,把农业、文化、旅游、科技和相关产业对接起来,做全产业链,做足产业融合,做强特色品牌,做优农村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农村产业综合体。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经验可供借鉴,即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二是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要以科技为支撑,强壮农业;以文创为灵魂,点睛农业。要顺应疫情下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用好科技这一有力武器,加大科技和生产、生活、文化旅游等的融合,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要依靠农村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优质资源禀赋,围绕疫情下心理治疗、精神抚慰等需求,发展可追溯农业、乡村旅游等,开发健康、养生、度假等“疗伤产品”,让人们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用得安心,玩得开心。同时,把文化创意融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让硬产品“软”起来,不仅好用,而且好玩、好欣赏。比如,在生产环节,运用科技生产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硬度的农副产品;在销售环节,运用创意在包装的大小、材质、图案等方面下功夫,最大化包装品的用途,整合一切资源,增加农村产业的附加值,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品牌集聚。品牌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形成品牌集聚效应,让品牌为农村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要围绕品牌实施整体化招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配套产业的完善、相关产业的融合等,抱团取暖,做大做强农村产业品牌;要鼓励引导产业融合。政府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实施融合、融合有效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奖励,以期实现集聚效应;要聚焦特色品牌实施捆绑式营销。捆绑式营销具有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服务层次,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逼近“帕累托最优”等优势。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可聚焦有影响力、知名度、忠诚度的特色品牌,借助特色品牌,实施捆绑式营销,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

        四是人才优先。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培育有企业家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的经营管理人才,通过他们强大市场主体。要用好文艺创作者、文化创意设计者、科技工作者等人才,让文创人才为乡村聚魂,让科技人才为农村产业强体,让人才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完善人才供求信息平台、畅通人才使用渠道,做好人才使用过程中相关考核对接等,确保专才专用,效益最大化,实现要素所在单位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有效合作。用一流的人才服务,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用一流的人才队伍创造一流的发展业绩。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