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民生领域是释放内需潜力、刺激生产消费大有可为的新生长空间。近来很火的“夜间经济”“首发经济”以及一些在线经济新业态、消费新时尚的背后,都能看到“民生经济”的身影。
今天的民生之义,已逐渐扩展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发展民生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消费升级的需要,也是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促进新经济成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上海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比如,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屋面和相关设施改造、厨卫改造等“三类改造”,受益者达到55万户。这不仅改善了城市人居条件,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又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上海的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90%以上,实现全程分类收运,不仅刷新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更新了都市生态环保体系,还催生了许多相关延伸产业。
再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为一种“刚需”。上海自加装电梯试点以来,完成加装立项居民楼近千幢,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度,也给都市经济拓展了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老”(养老服务)、“小”(幼儿托育)、“旧”(旧区改造)、“远”(远郊经济),还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领域,各类民生事业中都存在可开发、可拓展、可延伸的新兴增长空间。
仅以“老”为例,2019年上海在原有14.42万张养老床位基础上,新增7202张养老床位,并完成对83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的改造、新建83家服务中心、新增8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217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下一步,可借助于社区嵌入式养老和“智慧养老”等新时尚以及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等,进一步打造和丰富都市养老产业链。
总之,民生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是发展的落脚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要注重把解决民生问题、满足民生需求与构筑经济发展新动力相结合,进一步激荡“民生经济”的内生活力。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