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南京基础研究深度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益,合理引导未来科技和新兴业态发展壮大
当前,长三角需要围绕创新补链强链,明确科技、体制等全面创新方向,更加注重创新质效,合理引导未来科技和新兴业态发展壮大。南京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实力强,连续三年的创新名城建设,使南京在江苏的科技创新引领地位不断强化。应对国际国内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南京需要同步提升基础研究和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在全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强化基础研究引领作用。长三角作为世界级城市群,科技布局应该有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更宽广格局,应瞄准影响人类健康、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智能科学、地球科学)做出应有贡献。南京需要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研究力量,聚焦信息、生命、材料、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重大原创成果。发挥南京环境地学优势,组建水土研究院、地球演化及行星科学研究院等前沿基地,按照国家研究中心的标准,建设空间天文与前沿技术、水土环境等3-5个前沿科学与交叉技术研究中心。继续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申报工作,以紫金山实验室核心,以紫东地区为重点,加快争取率先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一批国家大科学计划,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原始创新基地,强化南京创新思想策源、知识创造、要素集散等功能。
注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益提升。长三角围绕优势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创新链,以科学研究和原创思想为基点、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研发为转介、以产业化和市场化生产应用为出口,构建一条全链条式创新—产业体系。对于南京来说,要围绕长三角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未来网络、集成电路、新材料、智能制造、北斗卫星应用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建设区域性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以南京创新名城带动长三角成为价值链“头部区域”。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加强对创新产品研制企业和用户方的双向支持,更加注重对产品消费端的有效补贴,健全以经济社会效益结果为导向的产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特大城市资源配置与控制作用,引领打造创新集成网络,整合区域创新源、成果转化生产商、市场营销运营商,培育一批为长三角产业链发展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商。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除了落实好创新名城的系列政策,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人”的方面,不能局限于国内创新创业人才的安居问题,还要瞄准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学习复制上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探索为顶尖科研团队中的核心成员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为外籍优秀毕业生来宁发展提供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等。“钱”的方面,要发挥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和资源聚合作用,加快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小额贷款以及科技融资租赁等新型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提供优质科技融资服务。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创新机制,支持其参与产品设计研发、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及技术转移等高附加值创新活动;支持南京大企业集团带领城市群相关企业组团“走出去”,通过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高扬子江城市群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更加注重区域合作,发挥南京都市圈的龙头城市引领作用
国家提出培育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并将编制出台《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国家2020年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南京在南京都市圈中核心作用明显,常住人口约占20%,经济总量占比超过30%,财政收入占比超过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另外,教育医疗资源、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等都遥遥领先都市圈其他城市。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更好发挥南京龙头城市引领作用,带动南京都市圈整体实力提升,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发展能级向苏北皖北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传递的“中继站”和“加压器”。
放大南京交通枢纽优势,打造便捷通勤的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加快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推动形成沿江高铁环线,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铁融合”。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提升都市圈公路通达能力。探索建立以南京港为核心的港口群联动协作机制,鼓励都市圈机场加强合作交流。
放大南京创新名城优势,整体谋划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建立都市圈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供需对接工作制度,鼓励南京高校资源与都市圈城市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推进都市圈产学研跨区域合作。整合都市圈科创资源,依托南京重大科创平台与产业创新中心等,联合攻关优势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宁淮、宁滁、宁马等特别合作区建设,探索“产业飞地”与“创新飞地”联动发展,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产业共建方式,在都市圈内统筹布局产业链。
放大南京营商环境优势,扩大开放新空间。深化国际口岸合作,共同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以及电子证照等政务数据跨区域、跨部门共享机制和智能监管体系。放大南京软博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国际性展会品牌效应,以联合举办和互设分会场等方式,强化都市圈品牌展会和相关贸易投资活动协调联动。依托南京国际影响和国际服务能力,鼓励都市圈企业组团“走出去”。
放大南京公共服务优势,共建优质生活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鼓励都市圈城市优质中小学采取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建立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统筹推进都市圈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布局,鼓励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等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共筑文化发展高地,鼓励优秀文艺作品联合创作和演出,塑造具有普遍共识、凝聚人心的都市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