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实力最强的区域,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和核心动力源。近几年,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总量及增速保持全国重点城市群前列,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一体化发展的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做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党中央布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确要求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打造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成都在区域发展中的领先态势牢不可破,但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空间效率、规模效应等尚未充分发挥,极核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做强产业带动力。以四川区域协同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为载体,鼓励成渝地区总部头部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商务政务办事机构、对外开放平台等加速向成都集聚,加快形成以要素获取便利度、协作配套高效性为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新形态,推动“总部+基地”模式形成实质性经济效益。
做强创新带动力。加快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全力推动天府实验室正式落地,提速建设成都超算中心、宇宙线物理研究等共性技术平台,全面补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兼顾“0到1”的基础科学研究和“1到100”的产业创新培育,引领带动成渝地区梯度构建从知识发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创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做强城市品牌带动力。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擦亮公园城市“首提地”品牌,深化《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等立法实践,加快探索公园城市规划导则、价值转化、指标评价体系,固化形成长远部署和制度框架,复制推广公园城市建设模式,带动成渝地区城市品质整体提升。
做实次级城市支撑功能
目前,成渝地区中部发展不充分问题较突出,大多城市经济总量在2000亿元左右。于四川而言,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次级城市经济量级不高、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各地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发展梯度。
做实沱江绿色发展轴战略支撑力。沱江在四川省内流经29个县(市、区),沿线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5%,是四川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轴线。要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原则,加快推动沱江沿线城市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构建经济与生态同步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塑造长江经济带的沱江名片。
做实德绵两市创新引领力。德绵两市是四川省内仅次于成都的经济体,要持续加大德阳、绵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力度,深化拓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加快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积极促进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大专项成果本地转化,切实推动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做实川东城市配套协作力。川东城市位于成渝地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具有承接重庆、成都产业配套协作项目和溢出产能的天然优势。要充分发挥成渝合作桥头堡作用,积极引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中上游配套协作项目,大力支持成渝本土优势企业在川东城市布局发展,加快做大做强产业能级。
做优区域产业发展生态
当前,成渝地区产业布局高度重合,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布局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城市超过80%,而且在产业细分领域错位不够,亟须引导产业高效协同发展,打造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圈,推动形成产业规模集聚优势和共生共赢态势。
精准定位重点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按照“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前景可及”原则,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条件、政策配套,统一调整产业项目准入目录、产业招商指导目录、产业引导政务政策等,精准确定与城市发展定位高度契合的主导产业,努力实现成渝地区重点区域产业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聚焦错位协同配置资源要素。加大成渝地区各重点区域产业方向、产业门类及细分领域、产业趋势、竞争态势、龙头企业、新兴技术的跟踪研判力度,按照产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和要素敏感度,科学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功能要素、生活要素等在区域内精准匹配和高效配置,不断提升产业协作效能。
打破行政边界强化产业联动。积极引导各类产业园区、功能区等打破地域约束和行政壁垒,形成跨区域的产业关联,充分共享国际国内高端人才、产业资本、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携手对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鼓励探索跨行政区共建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按照股份化方式,对合作方投入的资金、土地、能源、技术等进行股权量化,在综合考虑权责关系的基础上按股比分享发展收益及相关经济指标,为开展更高水平区域合作探索新模式。
做活内陆开放通道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向西向南开放优势凸显,但现阶段仍存在物流综合成本偏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亟须加强开放平台通道建设运营统筹力度,促进交通、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
统筹提升通道运行效率。鼓励属地政府、港口运营商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资源共享、政策联动等方式开展合作,推进物流枢纽设施统筹建设、运营、管理。统一研究制定成渝地区物流运输规范标准,全面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强化服务模式、设施制式、单证格式等协调对接,确保物流资源高效运转。
全面强化物流组织能力。依托丰富的空港、陆港、水港资源,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有序集聚货源、运力、分拨、仓储、货代等物流资源,培育形成网络化经营优势,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组织。研究搭建成渝地区统一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物流订单、运力调度、支付结算等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供需组织效率。
积极构建供应链服务体系。支持和引导全球制造、贸易、物流、金融企业设立总部基地和分拨中心,推动供应链相关企业根据产业布局相对聚集发展。推行仓配一体化、外贸综合服务、供应链库存管理、生产线物流等新型协作模式,切实增强为全球贸易和产业项目提供端到端一体化综合服务的能力。
做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体制机制建设问题,专门制定《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为各地建立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制度指明了方向。目前,重庆、四川已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和多层次专项合作机制,一体化发展已形成良好基础,下一步亟须深化落实、细化完善。
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加强四川“五区协同”、重庆“一圈两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统筹协调,深化在规划衔接、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联防联控、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改革创新等方面合作。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成渝地区长江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
健全区域市场发展机制。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加快推动成渝地区重点区域市场建设,探索建立规划制度统一、发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区域市场联动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促进形成统一大市场。
深化城市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发展共同体,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城市联盟,协商推动解决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中的联动问题。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合作,探索推动交界地区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协同管理。积极发展区域性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引导企业组建跨地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推动城市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
(作者单位: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