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之称的辽宁,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史留下数不清的第一,对共和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健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过程中,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进入新时代,辽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分析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的奋斗历程,认识到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有贡献、有基础、有优势,但不能始终在“老工业基地”的传统思维定式中做文章,否则,思想包袱沉重、思维方式陈旧,难以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必须进一步发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尤其是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辽宁近年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惠与便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制定了包括推进“多证合一”“拓宽一次性办结”等服务民营企业的具体措施30多条。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700多亿元,落实增值税改革政策惠及企业近30万户。这些举措,使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民营企业对辽宁经济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2019年伊始,辽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投资总量的70%左右;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900多亿元,同比增长10%;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超过80万户。今年上半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辽宁民营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不减。2020年的前两个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8%,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趋势。很明显,民营企业已成为辽宁经济的重要支撑,助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为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辽宁的民营企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视为自己前进的历史指向,排除万难,矢志做大做强;始终把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视为自己奋斗的动力,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民营企业积极调动一切资源,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抗疫一线助力。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重道远,还面临着诸多未知的风险与挑战。辽宁民营企业在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时代使命、责任担当,时刻准备冲锋在前、勇挑重任。
(作者:田书为,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协会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