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财经

精准施策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天龙 习银生
2020-07-10 10:35:54  来源:经济日报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也是产业链最长、下游产品最丰富的谷物品种,其安全供给关系着国计民生,市场关注程度甚高。2016年以来,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取消玉米临储,实施生产者补贴政策,并连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重大调整使近几年玉米生产和市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结构调整目标提前完成

  就当前玉米生产和市场形势来看,2016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玉米“三高”问题,我国计划用5年时间调减玉米面积5000万亩,该目标已初步实现。同时,临储玉米去库存进度也基本符合预期,4年时间拍卖成交2亿吨左右,库存压力得以缓解。事实上,结构调整目标的提前实现,预示着相关产业政策也到了进行适应性微调的关键节点。

  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

  2016年之前,临储收购价在玉米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产区的批发价往往围绕收购价上下浮动,整体价格偏高。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收购价的参考标的也随之消失。由此呈现出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转换和过渡的态势,市场价格主要由供需决定。然而,之前形成的高库存以及因高估值产生的高产出等问题集中凸显,市场供给压力持续加大,价格呈下跌走势。下游加工企业因成本急剧降低和国家政策支持迅速发展,产能迅速扩张。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在玉米临储库存不断降低、种植面积持续调减、下游市场逐步扩张背景下,玉米市场价格逐年提高,持续向平衡态靠拢。目前看来,下游加工企业处于微利状态,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环境中,呈现出相对可持续发展态势。由此表明当前玉米市场价格已趋于较为合理水平。

  供求格局发生重要转变 整体供给形势偏紧

  我国玉米主要用于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由于玉米价格下降和政策支持等因素,上述两种消费从2016年开始同时增长,玉米供求关系也随着产量的下降和消费量的增加发生着重要转变,逐渐从2017年以前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产不足需。2018年全国玉米总产量2.57亿吨,而消费量达到了2.81亿吨,缺口超过2000万吨。2019年产需缺口有所缩小,主要是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受益单产增加,总产量提高,同比增长360万吨,达到2.61亿吨;另一方面是受生猪产能下降影响,饲用消费有所下降。缺口的缩小缓和了供需,但玉米供给偏紧的格局依然存在。

  短期来看,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玉米加工与贸易企业已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下游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回暖。中长期来看,考虑到目前供需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生猪产能恢复后将增加玉米需求,加之玉米临储库存会逐渐减少,玉米供给偏紧的形势或将持续。

  根据供需关系精准施策

  新形势下,我们须根据玉米供需关系和国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思维、精准施策,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政府层面来看,建议适时调整政策供给导向,适度缩小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差距,释放政策信号,引导农户适度增加玉米面积。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工作,重点针对天气变化和病虫害问题,支持粮食仓储社会化服务,强化病虫害防治,尤其是提前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治准备。

  从企业层面来看,充分认清当前我国玉米供求形势,深入分析玉米价格波动或将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影响,密切关注我国发布的实时数据,饲料行业根据生猪产能恢复情况适度调整生产结构和规模,深加工行业切忌盲目扩大产能。

  从农户层面来看,建议积极关注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主动了解当地生产者补贴的调整措施,合理安排生产策略。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