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关系,发挥好市场积极作用,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伟大实践,推动文艺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随着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通过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艺生态与产业经济协同效应,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进入新境界
如果说杰出艺术家和伟大作品代表文艺发展高度,那么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则为文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关系,发挥好市场积极作用,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伟大实践,推动文艺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推动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
文艺创造、文化传承常常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如果没有元明清市民社会的繁盛,我们今天很可能看不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等文学经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呈现新气象。经济发展使我们更有能力、更加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充分运用新技术,汉唐雄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借助现代传播力量,诗词雅韵融入中国人时尚生活,最新智能技术被用来创作格律诗词。越来越多蕴含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派的文艺新作问世,以文字、声音、影像、多媒体全息等方式生动呈现并广泛传播。
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能量,文化产业已经发展为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支柱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尤其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日益凸显,文艺经典不断被重新品牌化和产权化。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作品,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创造性转化的空间广大,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等各类改编再创作层出不穷。亿万“用户”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与文艺创造的主体,其作用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日益凸显。有的“中国风”短视频账号粉丝量数以亿计,在国际视频网站上吸引全球注册用户逾千万。亲情孝道、田园风光、中华美食、文房四宝等通过喜闻乐见的网络短视频深入人心。
实践证明,文艺生态与产业经济之间存在长周期的协同效应。建设和维护健康繁荣的文艺生态,才会产生持久蓬勃的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进行反哺,又会提升文化创造的规模与质量。我们要准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既用好市场机制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又积累持续推动文化创造创新的经济动能,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通过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艺生态与产业经济协同效应,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进入新境界。